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馆内新闻
颜宗岳副馆长电台访谈实录
2009-09-23 09:27:06 阅读数:

 9月17、18日,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颜宗岳应邀在陕西广播电台都市频道的长安逸事栏目就怎样去汉阳陵、如何游览汉阳陵,主要参观那些内容,汉阳陵的参观亮点是什么?参观前必须了解哪些历史知识等等向听众作了全面的介绍。应听众的要求,现将访谈内容在网络上予以公布。

    首先谈一下如何去汉阳陵

    汉阳陵位于西安市北郊渭河北岸的咸阳塬上,距西安北郊张家堡不足10公里。如果坐公交车可坐旅游4路(游4),始发站是大唐芙蓉园,终点是汉阳陵博物苑,沿途经过大雁塔、和平门、端立门、新城广场、北大街、龙首村、张家堡等公交车站。如果自驾车有两条线路可以选择:一条是从张家堡沿西安到铜川高速公路,过未央收费站,向北行使过渭河大桥后,按路牌提示上机场专用公路,大约行使不到三公里就到汉阳陵;另一条线路是沿朱宏路向北一直到新建成的机场专用高速公路汉城收费站,过收费站(小车5元)后直驶大约10分钟左右,可以看到路边有去汉阳陵的指示牌,沿指示牌所指方向你就能顺利到达汉阳陵。

    其次谈谈如何游览汉阳陵

    要游览好汉阳陵首先要了解与汉阳陵有关的历史知识。

    一是要了解汉阳陵是哪个历史朝代的陵墓,墓主人是谁,在历史上的作用如何,遗闻趣事以及人们对他的评价如何等。这里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汉阳陵是汉代帝王陵墓,墓主人叫刘启,是西汉第四位皇帝,生于公元前188年,去世于公元前141年,享年48岁。他31岁即位,在位17年,配偶7人,14个儿子,3个女儿。汉景帝是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儿子、汉武大帝刘彻父亲,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皇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刘邦建立汉朝后,历经高祖本人、汉惠帝、吕后、汉文帝等几代皇帝半个多世纪努力,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刘启即帝位,他继承和发展了父亲各项统治措施,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为儿子汉武帝刘彻“汉武盛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一是在政治思想上,景帝继续推行宽容忍让的黄老之术,坚定不移地实行“无为而治”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积极发展农业。

    二是轻徭薄赋、减轻刑法。景帝尽管由于战争原因需要增加财政收入,但在税收上,仍然沿袭文帝时期三十税一政策,同时对文帝时期执行的人口税也进行了减免。 景帝推行“约法省禁”政策,要求法令简约宽疏,实行轻刑慎罚 ,将鞭笞由五百改为三百最后改为一百,最终达到“以德化民”效果。

    三是继续执行对匈奴和亲政策。 将宗室女作为公主嫁于匈奴单于为阏氏,与匈奴约为兄弟,进行安抚; 尽量避免战争,为国家发展创造条件。

    四是平定“七国之乱”,巩固西汉政权。景帝前三年,即公元前154年,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 的七个诸侯王国参与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平叛后景帝下旨削弱了诸候王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五是成功解决了立储问题。景帝有14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嫡出,因此对“储位”争夺十分激烈。然而景帝高瞻远瞩,将立储牢牢地控于掌股之中,最终立刘彻为太子,为西汉选择了一位最具雄才大略、最为杰出的君主。历史证明刘彻继位后,文治武功,使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

    历史评价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奉行“无为而治”的帝王,他们父子俩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成就了西汉王朝第一个稳定发展时期,史称“文景之治”。

    二是要了解汉阳陵陵园的基本情况。


    汉景帝阳陵是西汉11个陵园中最大的陵园之一,也是全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西汉帝陵陵园。在西汉皇家祭祀制度中,一般是儿子祭祀父亲,汉武帝当了54年皇帝,是汉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因而汉景帝也就成为在汉代去世后被祭祀时间最长的皇帝。
  
    陵园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呈不规则的葫芦形; 陵区东西长6公里,南北最宽3公里,最窄处1公里;在陵园有四座大小不一的墓冢,其中最大的是景帝陵,略小的是皇后陵,北面更小的两座,一是栗妃墓,一是公主墓。

    汉景帝陵位于陵园最西端,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在帝、后陵四周都修建有夯土围墙,墙垣中间有四座高大的三出阙楼,为皇帝专用且规格最高。这些宏伟建筑经过了两千多年风雨沧桑,目前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

文物考古工作者通过对帝、后陵周围发掘得知:帝陵封土四周有81座外藏坑,后陵封土四周有28座外藏坑,帝陵西北和东南各有14排24座从葬坑,称之为“北区从葬坑”和“南区从葬坑”。另外在帝、后陵四周还有多处礼制建筑遗址。

    “罗经石”遗址距帝陵东南400多米,遗址中部有一夯土台,上面有长1.7米厚0.4米方形平面石块,石块上面加工成直径1.35米的圆盘,盘中心刻有“十”字形凹槽。当地群众称其为“罗经石”。

    司马道南北两侧呈棋盘状分布着5000余座墓葬和陪葬坑,这些都是皇亲贵族和王公大臣陪葬墓。大臣们认为如果他们去世后,能葬在景帝陵旁是非常荣耀的,墓园离司马道越近,墓主人的身份也就越高。

    帝陵西北有一块墓地是刑徒墓地坑。考古工作者在阳陵西北约千米处发掘了刑徒墓地,经探测,墓地范围约8万平方米,埋葬刑徒在万人以上。

    陵区最东端是阳陵邑遗址,邑,是城的意思。西汉时期帝王在修陵时多在陵区北部或东部修建陵邑,一是为了供奉陵园,为皇帝守陵;二是为了繁荣京郊地区的经济文化。当时阳陵邑大约有10万人口,多是从关东地区迁徙而来的达官显贵和豪杰巨富。

    纵观阳陵陵园,它以帝陵为中心,布局规整、结构严谨,显示出唯我独尊的皇家意识和严格的等级观念。1990年汉阳陵考古发掘刚一开始就引起了轰动,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不久又成为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现在依托汉阳陵丰富的文物遗存,已经建成了占地三千多亩的汉阳陵博物馆,成为全国目前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三是要了解汉阳陵目前已经建成的游览项目有哪些。我也简单地作以介绍。一是汉阳陵考古陈列馆,二是汉阳陵地下遗址博物馆,三是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四是宗庙遗址展示区,五是鹿园游览区,六是汉景帝陵,七是皇后陵,八是古迹寻踪区,九是自然景观游览区。

精品荟翠琳琅满目的考古陈列馆

    汉阳陵考古陈列馆是一座建筑风格独特、装饰精美、陈列手段先进的现代化综合陈列馆,其外观结构巧妙地表现了两千多年历史沧桑所造成的残垣断壁景象,同时又和整个陵园风貌相一致。陈列馆分上下两层,集中展示了汉阳陵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两千多件文物。分四大类一是介绍汉阳陵概况和西汉的历史沿革,主要有内容有西汉帝陵分布图、汉阳陵沙盘模型、西汉世系表、汉景帝刘启等 ;二是介绍并展出了汉阳陵出土的建筑文物,主要有各种瓦当、围棋盘、六博盘、空心砖等;三是陵园内出土的各种文物,主要有刑徒刑具、着衣式陶俑、塑衣式陶俑、轺车,以及南区从葬坑出土的文物如武士俑群、男女骑兵俑,有堆放粮食的仓库,还有牛、羊、猪等陶质动物及成组的陶、铁、铜质等生活用具;四是出土的各种印章和兵器。
      
    另外在陈列馆内参观的亮点还有 南区10号从葬复原坑, 这个装陶俑的大木箱子,并不是展柜,而是南区10号从葬坑的复原。 两千多年过去了,木箱现已全部朽掉,建筑坍塌,陶俑被埋。我们看到的是这些陶俑是经过修复后按照原状陈列的。  多级展柜 汉阳陵出土文物中,陶俑是最完整、最具特色的一种,它活生生地再显了汉代陶俑艺术形象。在这个展柜里,将已发掘出土的男俑、女俑和骑兵俑集中展现,以便大家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欣赏。这些男女全裸的陶俑,虽然他们属于没有生命的“偶物”,但是他们却在雕塑工匠手里获得了生命,一个个表情或文静安详,或粗犷豪放,或面带笑容,却都赋于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愧是我国雕塑艺术苑里的一棵奇葩。陶塑艺术展柜:陶塑艺术展柜内文物基本出土于汉阳陵,有着衣式陶俑,塑衣式陶俑和动物俑。 大臣陪葬墓园出土文物  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对汉阳陵钻探中发现,司马道南北两侧呈棋盘状分布着5000余座墓葬和陪葬坑,均为皇亲贵族和王公大臣陪葬墓。汉代大臣认为,自己死后能埋葬在曾经伏侍的皇帝陵旁是非常荣耀的。目前已经发掘陪葬墓280多座,出土文物5200余件。其中除了9号墓从葬坑出土陶俑173件、动物俑212件及彩绘陶器外,绳侯周应墓中塑衣式彩绘男侍俑和女侍俑均色彩艳丽


雄宏壮观古韵汉风的南阙门保护展示厅

    南阙门遗址是帝陵陵城四门中的南门,由两组对称三出阙组成,是目前全国发现时代最早、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帝陵陵城阙门建筑遗址;新建的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既再现了汉代皇家“三出阙”的宏伟高大,又把一个完整的西汉阙门遗址展现给游客;同时在近3000平方米的展厅内,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历代阙楼建筑发展演变的历史。

千年礼制规模宏大的宗庙遗址展示区

    宗庙建筑遗址面积6700平方米,平面为“回”字形双回廊结构,形制规整,可与当年汉长安城的礼制建筑媲美,是目前发现和保存最完整的西汉帝陵庙建筑遗址。现在展示区采取局部恢复建筑、地面及基础部分的复原方法,使游客能直观了解当时建筑形式、规模和用途,充分感悟皇家陵庙是何等的气势恢宏。

鹿鸣声声霜林漫步的鹿园游览区

    鹿园(有叫鹿鸣霜林)景观是依据历史文献中西汉时期皇家苑囿的有关记载,为恢复汉代汉代自然生态环境,再现皇家苑囿历史风貌的生态观光项目。成群的梅花鹿悠闲自得地在枫树林中追逐嬉戏,置身之中,一种自然祥和之气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神秘的地下王宫景帝陵

    站在景帝陵前,你一定很想知道帝陵这个神秘的地下王宫。按照中国封建社会“事死如事生”的帝王葬制,景帝登基第五年开始为自己营建规模宏大的陵园,并要求陵园设置布局和自己生前所享用的一切保持一致。从景帝在陵墓周围设置81座外藏坑可以看出,他是要把为他服务的宫廷和官属机构一同带到了地下去,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过上奢华的帝王生活。

    景帝陵内埋葬了哪些东西?令人神秘的地宫又是什么样子?景帝死后穿什么衣服?曾经在汉阳陵从事考古发掘研究多年,现仍在继续为之工作的汉阳陵考古队队长马永赢先生通过考古钻探分析和有关资料研究确定,高大雄伟的封土汉代称“方上”,封土下面墓室称“方中”又叫地宫。地宫主要由“梓宫”、“便房”和“黄肠题凑”组成。“梓宫”是用非常名贵梓木为皇帝制做的棺材,长约三米,高、宽各近一米,重达万斤。地宫顶部和四壁绘制有内容丰富多彩的壁画,象征景帝仍然生活在色彩斑斓的社会之中。“便房”在梓宫前面,仿照汉景帝生前居住而建,里面放置景帝生前喜爱的珍贵物品。“黄肠题凑”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椁,是在墓圹底部用长九十厘米、宽高各十厘米的枋木一层一层叠置而围成的椁室,由于枋木是用柏木中心发黄部分做成,故曰“黄肠”。在墓室中所看到的都是黄肠木头,故称“题凑”。“梓宫”、“黄肠题凑”是西汉皇帝专用葬具,其他诸侯或大臣一律不得使用。

    据史书记载,汉景帝驾崩后身穿“金缕玉衣”。这是一件怎样的衣服?简单地说就是将研磨好的上等小玉片,用黄金抽出的金丝线缝缀起来,做成象铠甲一样的上衣和裤子。西汉末年,赤眉军入关盗掘了吕后陵,发现吕后身穿“金缕玉衣”,虽经上百年,仍面容不改肉身不腐,如同睡着了一般。。除此以外,景帝眼、耳、鼻、口、肛门和生殖器等七窍均用形状不同的玉石填塞,以防其精气由体内泻出,这种玉石称“玉塞”,而口中含的玉石称“玉琀”,一般做成蝉的形状;手中握的璜形无孔玉器称“玉握”。由于景帝陵墓目前还没有发掘,地宫中所藏珍宝以及“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和汉景帝穿的“金缕玉衣”,只能仅靠现有考古钻探资料和史书记载而知,至于是否一样,只有待地宫发掘后才能知晓。

气势宏伟的王皇后陵

    在景帝陵司马道北有一座被帝陵略小但气势宏伟的陵冢,它就是王皇后陵。王皇后名叫王娡,是一个富有心机又能左右逢源的女人,虽说已经在民间结婚生女,但她却用自己的胆色进入了太子宫,使太子刘启拜倒在王娡石榴裙下并封其为美人。王娡不但为太子生下了儿子刘彻,而且还联手长公主刘嫖唆使汉景帝废掉了太子刘荣,贬其母栗姬于永巷,同时立她为皇后。最后栗姬在永巷“恚恨而死”,而王娡如日中天,母仪天下。不久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又封大女儿为平阳公主,二女儿为南宫公主,三女儿为隆虑公主;王皇后母亲臧儿也封为平原君,哥哥王信封为盖侯;臧儿另外两个儿子田蚡和田胜封为武安侯和周阳侯,可谓一人当道,鸡犬升天。王皇后在汉景帝驾崩15年(公元前126年)后死于东宫并和汉景帝合葬于阳陵。王皇后陵封土形状与景帝陵相同,规模略小,高约26米。经过考古钻探得知,皇后陵和帝陵一样属四面各有一条墓道,其中东墓道最长,陵墓周围有28座较短的外藏坑。

    王皇后死于汉武帝元朔三年,正是西汉王朝鼎盛时期,汉武大帝刘彻给母后举行了隆重葬礼,虽然按皇室葬制,皇后陵不能被帝陵规模大,但墓中随葬品一定丰富多彩。

    现在王皇后陵前立有一通石碑,上书“汉惠帝安陵”,为清朝陕西巡抚毕沅所立。当时这位陕西父母官由于对历史文物地热爱,对西汉十一帝陵进行立碑保护,但由于他疏于考证,把王皇后陵误认为汉惠帝安陵,当他真正面对偌大的安陵时却疑不能定,最后只好空缺没有立碑标志,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由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更正并标志。

积淀厚重遗迹遍布的古迹寻踪区

    古迹寻踪区又叫模拟考古,它是依托汉阳陵两千多年丰厚的文化积淀,通过模拟的形式,为热衷访古寻幽者提供一个参与文物考古发掘的场所,通过专家对文物考古发掘过程的现场讲解和演示,亲身体验发掘文物的辛苦和乐趣,可谓获益非浅。

自然景观秀美的春夏秋冬

    汉阳陵占地3000多亩,已绿化面积2000多亩,各种花草树木生机勃发,竟显丰采。步入景区,望不尽的秀美园林,赏不完的花草树木,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的冬天,大雪之后,银装素裹,古木参天而苍劲;夏天,树木茂密,百亩玫瑰园花儿竟相开放,争奇斗艳,雍蓉花贵连成一片;春天,万物复苏,生意盎然;秋天,几百棵银杏、上千棵枫树,色彩斑斓,特别是几十万株秋菊,花儿怒放,形象各异,千姿百态,令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
 
第三谈谈汉阳陵的旅游亮点

    在汉阳陵参观游览,每个人可能因各种原因和时间关系,不能将所有的游览项目参观完,因此要选主要的参观景点。如果你能停留4-6个小时,可以依次参观考古陈列馆、宗庙遗址展示区、地下遗址博物馆、南阙门保护展示厅以及帝陵和皇后陵、鹿园和玫瑰园景区;如果你能停留3-4小时,可选择考古陈列馆、宗庙遗址、地下博物馆、南阙门和帝、后陵;如果只能停留2小时可选择考古陈列馆、地下博物馆和帝陵;如果时间不足一小时最好选择参观地下博物馆;如果只有半个小时,哪只能在地下博物馆参观,况且不能观看幻影成像。

    在汉阳陵参观游览,有以下七大亮点不能不看,否则到汉阳陵等于没到汉阳陵。这七大亮点是:

    1、盛世奇观----世界第一座现代化地下博物馆 在景帝陵周围有81座外藏坑,是皇帝官属结构的象征。“天子脚下动土”,在紧靠帝陵处建成的地下博物馆达8000平方米,展示出10座外藏坑的文物遗存,这座博物馆不但是世界上第一座紧贴帝陵封土、面积最大的地下博物馆。而且也是一座最现代化的博物馆。在设施建设上,选用了18个国家的高科技含量的最新产品,诸如多媒体技术与幻影光成像技术在文物陈列中的运用;利用地热资源达到环保和节能效果的热泵空调通风系统;轻巧的壁挂式残疾人电梯;无热光源照明等等 。

    在文物保护和陈列展示上,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特别是大面积使用了斯洛文尼亚玻璃对遗址区进行了全封闭保护,使文物和游客分别处在不同的环境之中,创造出了基本接近文物遗址发掘前的原始环境,同时又达到了观赏的目的,属世界首创,被国际文物保护组织称为“汉阳陵模式”。 游客在充满神秘感的环境中近距离、多角度欣赏大量的文物遗存,既可感受皇帝宫廷生活的丰富多彩,又可观赏到世界一流的文物保护和展示手段,了解文物考古发掘和修复的过程。
 
    地下博物馆建成开放后,那丰富的文物遗存,特殊的遗址展示方式,高科技的表现手段以及现场发掘,游人和文物的零距离接触,不但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而且在世界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博物馆建成到现在,已接待贾庆林、李长春、周永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部省领导百余人,接待希拉克、萨克齐等外国总统和领导人二十多人,中外游客一百多万。凡参观过的国内外游人,不论是领导还是群众,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2、地面一无所有,地下气象万千  在建筑设计上,为了达到保护文物遗址风貌的环境理念,弃宏大而无形,在帝另陵周围没有任何建筑,而近8000平方米的展厅全部建在地下,含盖了十座外藏坑的遗址、文物以及发掘现场,可谓气象万千。

    3、零距离观赏文物,现场目睹文物的发掘过程 游客通过玻璃通道可以从上下左右观赏只有一层玻璃之隔的文物,同时还能目睹考古工作者的发掘过程,可谓边展出边发掘。

    4、幻影成像,再显西汉历史风云  幻影成像技术是从奥大里利亚引进的,在视角上对游客是一个很大冲击,它采用灯光、图像、声音等现代化多媒体影像技术形成的画面,生动的再显了汉代历史和汉景帝的宫廷生活。片长 20分钟共分为4幕。第一幕介绍汉景帝在未央宫里的宫廷生活和主要历史事件;第二幕主要介绍王皇后的秘史轶闻;第三幕结合现代考古全面系统介绍汉阳陵的历史、陵园结构、地下文物布局和考古发掘情况;第四幕介绍了汉阳陵陶俑制作及汉阳陵对考古界的意义。

    5、微笑的彩俑  汉阳陵最有代表性的出土文物就是陶俑,他们分别是着衣式陶俑和塑衣式陶俑。 汉阳陵出土的大部分陶俑大都一丝不挂,没有胳膊,赤身裸体,游客称其为“裸体”俑,或“东方的维纳斯”。在文明昌盛的西汉“文景之治”时期,有一丝不挂手拿兵器或者手端器物的军队和侍女吗?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些男女裸体俑又是怎么来的?

    据考古专家研究确认,此类陶俑名叫着衣式陶俑,分明赤身裸体,一丝不挂,为什么还要叫着衣式陶俑呢?原来“汉阳陵从葬坑出土的着衣式陶俑是专为皇帝御葬制作的,因而与众不同。该俑在制作中先按比例缩小三分之一,再泥塑出高约60厘米人体原型,然后经窑烧成陶质,表面涂彩,脸和身上涂橙红色如人一般;头发、胡须、眉毛、瞳人涂为黑色,再装上可以前后自由活动的木制胳膊,最后再穿上不同颜色衣服”。大家一定奇怪,这些陶俑没有穿衣服呀?其实这些陶俑在陪葬时穿有衣服,只是由于深埋地下,年代久远,不但衣服腐朽了,就连木制胳膊也腐朽了,所以出土后就以裸体断臂的样子呈现在我们面前。

    塑衣式陶俑就是在陪葬前塑好了衣服,经过彩绘和烧制完成后用以从葬。汉朝有严格的丧葬制度,规定只有皇帝死后才能陪葬冥品中规格最高的着衣式陶俑,其他人不论“三公九卿”还是皇亲贵族,如果没有皇帝御赐是绝对不行的,他们死后只能陪葬规格较低的塑衣式陶俑。如景帝朝丞相周亚夫,三朝元老,但由于他儿子为了孝敬老父亲,走后门偷偷地购买了500副皇帝专用葬品盔甲盾牌,以备死后陪葬。结果事情暴露后,周亚夫被收监,最后在监狱吐血而死。可见等级制度有多严。

    馆内展出的塑衣式陶俑以跽坐女俑和跽跪女俑最为美丽,跽坐女俑粉面含春,丹凤眼目视前方,鼻梁挺直,樱桃小口蚕眉亮发,容貌十分俏丽;跽跪女俑长眉细目,面庞丰润,凤眼隆鼻,樱桃小口微微张启,笑而不露齿,把少女的矜持表现的淋漓尽致;她双手拢于宽大袖筒之内,合于面部,似乎在遮掩流露出的害羞,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美好神态。这个跽跪俑已作为汉阳陵象征出现在宣传画之中。

    6、世界最早地宦官形象  在汉阳陵出土的宦官俑,可以是我们亲眼见证,世界上最早的宦官形象。下身仅有短小阳具,没有阴囊,把宦官被阉割后的残缺不全表现得淋漓尽致。“宦者”也就是今天说的太监,早时地位很低,人们不把他们视为官员,因而称为宦者。秦以后,由于他们公开或暗地参政议政,地位有了明显提高,权利也越来越大,人们叫他们宦官。汉阳陵帝陵外藏坑出土的宦者俑是目前我国唯一在帝陵发现的宦者俑,它为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宫廷宦者制度提供了有力证据,显得弥足珍贵。

    7、栩栩如生的动物俑  在帝陵十座外藏坑内出土了大量的陶塑动物俑,牛、马、猪、羊、狗、鸡等,可谓六畜皆有,其造形神态各异,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如小乳猪,头前伸,圆鼻孔,鼻子上刻画皱纹,小眼圆睁,双耳向外竖立,身子浑圆修长,尾巴下垂,四肢短粗,虽然很小还有雌雄之分,雌的体形较小,雄的体形略高,惹人喜爱;牛,身长70厘米,四腿如柱,身体前低后高,脖子短粗,腹部宽大,显然是一只犍牛。工匠用简洁的线条稍加勾勒,把牛那种憨态十足,力大耐久又倔又强的性格表现地活灵活现;老母猪,便便大腹之下点缀着两排乳头,擦地而过的臃肿躯体,再和着长脑袋、小眼睛和垂垂大耳,使人忍俊不禁。

    通过对动物陶俑参观和欣赏,人们一定会感到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形象,不仅展示了汉景帝时期五业兴隆、六畜兴旺,而且也再现了这一时代社会稳定,国富民安,人人安居乐业的“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

    第四谈谈汉阳陵的旅游服务

    首先了解汉阳陵博物馆的开闭馆时间:旅游淡季(1月、2月、12月)8:30—18:00,17:00停止售票;旅游旺季(3月—11月)8:30—19:00,17:30停售票;其次了解售票价格:旅游淡季(1月、2月、12月)65元;旅游旺季90元;70岁以上老人凭寿星证或身份证免票参观,65岁以上享受半票优惠;现役军人凭证件免票参观,学生凭学生证享受半票优惠,身高1.3米以下的儿童免票参观,凡免票者均不包括观看幻影成像。再次了解讲解服务:15人以内全程讲解费80元,单程40元;英语全程讲解费160元,单程80元。此外,游客凭门票可免费乘园内观光车。同时博物馆商店、餐厅和游客服务中心为旅游提供有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