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现代化博物馆在中国的社会定位
2009-12-01 10:49:03 阅读数:

 

周天游  王昱东

      自张謇1905年创办南通博物苑以来,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回首这一个世纪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的时候,能够看到博物馆事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清晰的演进段落,如诗如歌,而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无疑是其中最华采的乐章。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国内第一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此后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艺术馆、江西省博物馆、西藏博物馆等一大批新博物馆相继建成开放,博物馆的建筑形式、陈列语言、保存手段、服务条件等方面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现代化博物馆”一词日渐深入人心,“现代化”已成为国人对博物馆的普遍期望和博物馆人自觉追求的目标。但与博物馆大规模建设热潮不相适应的是,博物馆学理论建设远远落后,许多基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博物馆的现代化到底是什么?现代化博物馆的管理体系、运行方式、经营理念与传统博物馆有何不同?除了新的建筑和设备,我们比世纪初张謇时代的博物馆究竟进步多少?作为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我们常常为这些问题所困扰,更为此感到惶惑不安。总结十余年来现代化博物馆建设、运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博物馆学理论,是历史交给我们这一代跨世纪博物馆人的使命,也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基础。本文拟就如何确立现代化博物馆在中国社会中的位置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各位博物馆界同仁。

 

      一、现代化博物馆的定义及其社会定位的必要性

      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所以理论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呈阶段性发展。就目前中国现代化博物馆的实践而言,已经建成和将要建成的一批大型的现代化馆基本上是省市一级的地区性博物馆,其他类别的还比较少,所以本文所讨论的现代化博物馆不是广泛意义上的而是有所特指,主要是以这些大型现代化地志博物馆的实践作为着眼点的。博物馆的定义是博物馆学领域争论最为激烈也最为持久的一个论题,这是因为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机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对它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早的不说,仅国际博物馆协会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就在其章程中前后三次修订博物馆定义,各国博物馆界对博物馆定义的修改就更为频繁。“现代化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学界九十年代以来出现的一个新词汇,对它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但都称不上是定义,也就是说衡量一座博物馆是否“现代化”的标准还没有找到,或者是难以统一。任何时代的博物馆都是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现代化博物馆是在中国社会各方面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博物馆事业追赶现代化步伐的一种体现。但它并不是凭空出世的,几乎所有的现代化馆都是在旧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果我们要想对“现代化博物馆”作一个界定,必须从博物馆发展史的角度进行考察。博物馆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古代的公私收藏都具有保存和研究文化遗物的性质,但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则是在中国社会逐步近代化的过程中产生的。1848年,西方的博物馆作为一种新事物开始被介绍到中国。到19世纪末叶的维新运动中,建立博物馆以“益智集思”被维新派作为重要的启蒙手段广为宣传,这直接导致了1905年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诞生,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由此开端。当时博物馆的建设者认为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在于“高阁广场,罗列物品,古今咸备,纵人观览”、“使承学之彦,有所参考,有所实验,得以综合古今,搜讨而研论之”,这是符合当时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开发民智、发展科学的强烈的社会需求的。“图地方人民知识之增进”作为博物馆的目标被明确地提了出来,也就是确定了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这一社会定位具有鲜明的近代特色。中国的现代博物馆,自1912年至1937年为第一个发展段落。1912年民国政府建立国立历史博物馆,1925年故宫博物院对外开放,1933年在南京筹建中央博物院,至1936年全国已建成博物馆77处。中央博物院的筹建代表了这一阶段博物馆发展的最高水平,该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其宗旨为“汇集数千年先民遗留之文物及灌输现代知识之资料,为系统之陈列,永久保存,借以为提倡科学研究,辅助民众教育”。应该肯定,这样的社会定位是符合一座现代博物馆的性质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前的17年,是中国现代博物馆大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几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博物馆,北京三大馆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956年的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上明确规定了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博物馆的基本性质是“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博物馆的基本任务是“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勿庸讳言,这一时期中国博物馆从建筑、机构到陈列方式、学术思想,基本上都是向前苏联学习的,其社会定位也有着同样的印记。此后“文化大革命”十年,博物馆事业陷于停顿。八十年代,博物馆事业又开始走上正轨,中国博物馆数量急剧增加,陈列、保管、研究、教育各方面的工作逐步正常化,博物馆作为“文物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这一社会定位再次得到确立。可以说,这十年是传统博物馆恢复和发展的时期。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要求,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一批现代化博物馆开始筹建,至九十年代陆续建成开放。现在国内大部分省区都已经建成或正计划筹建现代化的大中型地志博物馆。

      通过以上简短的回顾,我们对现代化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中的位置有了一定的理解。建立现代化博物馆的过程是中国博物馆界在封闭许多年之后再一次睁眼看世界的过程,向欧美等博物馆事业发达的国家学习,建立既能与世界接轨,又保持中国特色的新型博物馆是其最终目标。在国内已建成的这批新馆中,全部都借鉴过国外先进博物馆的经验,像陕西历史博物馆在筹建之初就直接接受过国际博物馆协会的指导。许多国际流行的新材料、新技术手段也都为这些新馆所采用。可以大胆地说一句,这些新馆在建筑、设备、陈列手段等方面都可以跻身于世界一流博物馆的行列。从这个角度说,博物馆的现代化就是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这个“现代化”是绝对的。另一方面,“现代化”又是相对的,它是相对于九十年代以前的传统博物馆而言的,现代化的过程是使过去较为封闭、保守的博物馆走出象牙塔,踏上现代中国社会进行的节奏,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真正找到它在现代社会的位置。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较为完善意义上的博物馆现代化。

      有了以上认识,我们觉得要给现代化博物馆下定义仍然很困难。作为定义要求揭示被定义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对于现代化博物馆这一概念来说,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最本质的特点是一方面联系文物标本,一方面联系社会公众,属于一种“介质”,它对人与物的这种组织行为是其最根本的东西。就这一点而言,我们一时还看不到中国的“现代化博物馆”和传统博物馆之间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也许是中国的现代化博物馆历史较短,特点还没有凸显出来,下定义还为时过早,所以我们还只能探讨“定位”这个层面。定位比定义宽泛,而且表面化,它是根本属性的一种反映而非根本属性本身。但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机构,确定自己所应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博物馆自近代以来就确立了其为社会大众服务这一根本宗旨,随着时代发展,博物馆定义不断改变,实际就是实现这一宗旨的姿态和方式应社会要求而变化的过程,社会大众服务机构这一根本属性要求博物馆在社会背景撤换之后及时调整自己的形象和地位。从博物馆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如果我们将要给中国的“现代化博物馆”下一个定义的话,其作为社会大众服务机构这一属性只会得以强调而不会被抛弃,只是要加上若干限定词而已,而这些限定词一定有不少是关乎社会定位的。根本属性回答的是“干什么”,而定位则确定“怎么干”,对于今天的中国博物馆“怎么干”可能是更为急迫的问题。

 

      二、中国现代化博物馆社会定位的几个方面

      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日益有序化,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交通、资讯的发达,多种边缘学科、产业的兴起,又使得世界走向整合统一。所以,社会对每个个体或单位的要求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既是专门化的,又是多方面的,把握这一对矛盾,保持住自身根本的东西,才能找到适合的社会定位。对博物馆来说,从古代作用单一的宝物收藏地逐步发展为今天集收藏、研究、陈列、社会教育、休闲娱乐多功能为一体的社会服务机构,今后它的功能还将更加复杂,但博物馆的物质性、开放性和永久性是比较稳定不变的因素,所以现代化博物馆的社会定位尽管头绪繁多,围绕这几个基本特性的主要的定位方向还是可以把握的。

      (一)地域文化的标志物

      要了解某一地区、城市的历史、文化,参观博物馆一般是旅游者的首选,这表明博物馆作为地域文化标志物的作用是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博物馆之所以取得这样的资格,是由于它的实物性和永久性。实物性使它显得比较直观和客观,容易克服语言、文化差异等方面的障碍而达成理解。同时博物馆作为一种永久性的文化机构,它能够跨越较长的历史时段而稳定地存在。社会的高速运转使得一般商品和文化产品及其生产者的生存周期大大缩短,许多社会现象在流行一时之后即变成了昨日黄花。在这种环境下,博物馆作为一种“永久性”的文化体愈发显示出独特的魅力,而稳定性正是一般标志物的基本要求。除此而外,中国现代化博物馆因为其特性还具有以下几项作为地域文化标志物的条件。

      首先是独特的建筑之美。博物馆建筑是城市重要公共建筑之一,直接关系着城市的景观,一个博物馆如果具备了独特的格调和风貌,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很大吸引力的资源,使人们乐于参观并在其中从事各种活动。博物馆的建筑之美在于它与环境的协调,既要与现实中的周围建筑、自然景观相配,又要能够体现出它所代表的地域历史文化气息。传统博物馆的建筑多是高阁广厦式的方正布局,比如五十年代兴建的北京三大馆和许多省区的博物馆都属这一类,高台阶、大柱廊、厚檐头,显得严谨、高大、端庄。基本上是学习前苏联的样板,千人一面,缺乏民族风格,更没有地方特色。新建馆都努力克服了这种缺陷,比如陕西历史博物馆,采用了具有唐代风格的宫殿群式建筑,与周围的大雁塔风景区的环境和西安作为汉唐故都的历史都是协调一致的;浙江省博物馆建于西湖风景区,它采用房屋较低、回廊曲折的园林式建筑,成为景区的一个有机部分,也有着浓厚的江南情调;上海博物馆陷身于周围高大的现代化建筑森林中,但它以古代青铜鼎的造型和周围的仿古雕塑构筑了一种具有历史感的现代风格,在现实与传统之间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处在现代都市最繁华的中心地带显得非常醒目,却并不刺眼。这样的例子很多,现代建筑艺术的进步为博物馆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民族的、地域的特色将在现代化博物馆的建筑上得到最直观的体现。

      其次是各博物馆地方色彩浓厚的藏品。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的传统文化越是久远就越显示出各自的区别,而已经建成的这一批现代化博物馆基本上都是以表现当地历史文物为主的,其收藏品的范围都侧重于地方而非全世界或全国,这与国外的那些大型博物馆有很大的不同。发扬藏品优势,展现地方历史、风俗是这一批新建馆的自觉行动。艺术首先应该是民族的,然后才能成为世界的,这同样适用于博物馆。科学技术的进步正日益消除各种差别,世界文化趋同的步伐越来越快,有人形象地说今天全世界的人吃过晚饭都做几乎同一样事情;穿上中国产的睡衣,坐在日本产的电视前看好莱坞影片。虽然是个笑话,但它反映出人类生活方式中共同的东西逐渐增多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寻根、文化比较成为上至专家学者下至普通公众最为热衷的话题,它表现出人们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企图保持个性的强烈愿望。在学术界,姓氏、民族渊流的考究,区域文化历史研究及其与周边文化的比较近年来成果累累,各地的地志性博物馆中收藏的地方历史的见证物正是这些研究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在这些博物馆中普遍举办的展现地方历史、文化的陈列则是这些研究成果最直接的体现。对于想纵向了解自身所属文化系统的源流,或者想横向通过比较探究自身所属文化系统特点的人来说,参观这些博物馆是一条捷径。

      再者,博物馆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个性是地域文化的一个窗口,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除了建筑、藏品这些硬件之外,还应该形成自己的内在文化品格。在企业界,通过现代管理手段,使企业、员工、产品具备一种统一的、与众不同的团体个性,已经是较为成功的一种经验,有人称之为“企业文化”。博物馆虽然不是企业,但它也是生产者,向社会提供的是文化产品。对于建成的这些现代博物馆来说,它们大多肩负着向外界展示本地精神文明成就的责任,这样的产品更加非同一般。博物馆是由博物馆人组成的社会机构,它不可能完全是客观的,它所展现的是博物馆主体所认识的历史,而恰恰是这一点形成了每个博物馆的个性。几乎每一座现代化新馆的建设都受到当地政府的直接关注和支持,基本陈列的大纲也需在政府审议通过,这表明了其作为地方标志的重要性。一个博物馆的管理思想、运行方式、陈列语言、员工形象,它所拥有的观众群,所有这些最终会形成一种可视的文化品格,在现有的几座现代化地志博物馆中这种文化品格都体现出较强的地域色彩。比如就陈列风格而言,南方的陈列精巧细腻,讲求实证,强调艺术个性;北方的陈列追求宏大、简洁,偏重于表现共性和象征意义。对于一个外来的访问者,把博物馆的这种文化个性与地域文化相联系甚或相等同是很自然的事情。

      (二)科学研究的基地

      从近代以来,博物馆作为科学研究基地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外许多学者,无论是自然科学家或者社会科学家都曾与博物馆发生过密切的联系。博物馆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博物馆人员本身对藏品和博物馆学诸课题的研究;二是为他人的研究工作提供资料,从最终目的而言,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但传统的博物馆定义中对这一点的表述是不够明确的,这导致了过去我们的博物馆人员只管闭门研究,除陈列中的展品之外,其他人要想见一见文物标本都难上加难,更不要说利用。这使得博物馆这个最应该开放化的机构成为半隔绝于世人的深深庭院。放眼世界上先进的博物馆,大都有多种为研究者服务的措施,比如文物标本向研究、教育机构外借;藏品库房定期开放接待来访者;为研究者免费提供资料;博物馆图书室对公众开放等等。从博物馆理论方面,“藏品由公众来支配”是国际公认的公立博物馆办馆原则,并被认为是近代博物馆向现代博物馆转变的重要的标志。日本在战后博物馆学进步很快,使得日本的博物馆事业迅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他们最根本的观点是认为博物馆的职责在于“人与物之普遍性的组织化”。这里“物”是指博物馆的所有资料,“人”是指博物馆的利用者。而我们的大多数博物馆,能与“物”结合的只是一部分博物馆员工而已。

      实际上我国的博物馆学者对博物馆作为科学研究基地这一社会定位也早有认识。张謇就主张办博物馆要“国家尽出其历代内府所藏,以公于国人”,“收藏故家出其所珍,与众共守”。南通博物苑之设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配合南通师范学校的教育活动。四十年代,前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橘先生其博物馆的四大功能说中就明确提出博物馆主要功能之一即“辅助研究工作”,这样的社会定位比五十年代把博物馆定做“科学研究机关”更为准确。但由于传统博物馆的条件有限,国民文化素质还处在较低水平,过去的博物馆多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活动,为社会提供的科研服务是极为有限的。为公众提供欣赏、研究文化遗物的条件,由传统的研究者、教育者的身份逐渐向辅助者的身份转移,这是公民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之后给博物馆带来的必然变化,这种身份的转移正是博物馆现代化的一个部分。作为现代博物馆人,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迎接这种转变。在新博物馆的建设中也应注重有关服务设施的配备,比如便于接待参观的库房,供外来研究者研究标本的场地和仪器设备,进行研讨、讲座的场所等等。

      (三)社区文化中心

      博物馆是一种实体,它必须坐落于某个地方,它与社会的关系最直接的就是与所在社区的联系。社区是近年来的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概念,范围并不固定,可大可小。对于一座大型的现代化博物馆来说,它所辐射的社区范围可能是整座城市甚至更大。这一范围内的公众形成了一个利用博物馆的稳定人群,他们对某一博物馆的需求是较为持续的,同时又是多层面的。与他们相对应的另一个利用博物馆的人群是游客,游客是较特殊的观众,有的学者甚至主张将游客与观众区分开。游客对博物馆的要求比较单一,有舒适的环境、新奇的展品或陈列手段就行,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性不强;也没有深层次利用博物馆进行研究、学习的可能性。所以一座博物馆所在社区的公众才是博物馆的群众基础,为他们服务应该是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正如张謇所说办馆目的在于“图地方人民知识之增进”。但现实是旅游业方兴未艾,作为地域文化标志物的现代化博物馆所接待的观众一大部分是游客,他们在给博物馆增加工作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所以博物馆都乐此不疲。有些博物馆已被列为著名旅游景点,这多少有些不伦不类。作为现代化博物馆的管理者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为游客服务只是博物馆工作的一小部分,发挥研究、教育方面的优势,为社区公众提供深层服务才能使博物馆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为社区服务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开展讲座活动、举办成人学习班、研究小组、创设职业教育学校,或者组织旅行、音乐会等休闲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藏品丰富、人才集中、设备完善的优势,使博物馆真正成为有生命力的文化中心。不过我们目前首先要做的恐怕是改变博物馆的形象,过去的博物馆与社会隔绝太久,除了对外开放的陈列和讲解,几乎不与公众往来,高墙大院、古板的学者是一般人对博物馆的普遍印象。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博物馆中,他们的研究人员经常深入学校、社区进行演讲、联络,学生、研究者乃至普通市民都会很自然地走进博物馆寻找所需资料或请教有关问题,每个博物馆都拥有自己的赞助人、博物馆之友和大批的志愿者。博物馆的触角伸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所在社区的居民会很切实的感到博物馆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我们的现代化博物馆也正在朝这个方面努力。许多新建馆都在外在形象上抛弃高大森严而追求亲切自然,比如上海博物馆,它与周围的市政广场融为一体,没有围墙,也没有神情严肃的门卫,这容易使市民产生一种认同感。其他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对本市市民门票优惠,组织博物馆之友协会,小型展览深入厂矿农村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确立现代化博物馆作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目标还有着很大的距离,这将是下世纪初博物馆的重要工作。

      (四)爱国主义的永恒课堂

      早在20年代,当时中国博物馆学的代表人物蔡元培先生就认识到博物馆是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其后曾昭橘先生更明确地提出“启发人民爱国爱民族之心”是博物馆美育教育的根本目标。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了解人类和本国、本民族的历史,具备正确的历史感、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操,是一个公民正常人格的基本要素。博物馆作为一种陶冶精神的特殊社会教育机构,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学校教育无法代替的作用。这是因为博物馆的教育对象非常广泛,遍及全社会所有公众,教育方式生动形象,寓教于乐,使人容易接受。所以在世界各国,通过展现民族、国家历史文化宣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博物馆的普遍教育内容,而我国博物馆更是将爱国主义教育公开列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之一,大多数现代化地志性博物馆都是国家设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方面的责任显得非常重大。

      现代化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比之传统博物馆有三方面的进步:一是保持区域文化特色,不搞千人一面的中国通史陈列。爱国不是抽象的感情。了解、热爱本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提升爱国精神的重要途径,各馆的地方史陈列、民俗陈列都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设置的;二是坚持博物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不图解历史,不搞标语口号,用实物尽量客观地展示文明成就,寓教育于美的享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受教育者精神升华;三是注重提高受教育者的视角,通过引进外地、外国展览等方式,进行文化比较与综合研究,使受教育者能够从全民族、全人类的角度看待问题,避免爱国主义走入狭隘民族主义、地方主义的歧途。这些方面都令人感受到现代化的气息,反映出我国的博物馆事业正逐步走向成熟。

      以上就现代化博物馆在中国的社会定位谈了一些看法,其中有些是被实践证明过的,有些还要接受时间的考验。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必将因一大批现代化博物馆的建成开放而形成中国现代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高潮,与二十世纪初中国近代博物馆的兴起遥相呼应。百年风云,沧桑交替,博物馆也历经变革,惟一没有改变的是中国博物馆人自张謇时代开始代代相传的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凭着这样的精神力量,中国现代化博物馆一定会找到服务于社会的最佳位置。

 

(原载《东方博物》第5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