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文化遗产,多想轻轻走近你
2009-07-20 09:56:44 阅读数:

 

赵超

      写下这个题目,心中不免一阵酸楚。“文化遗产,多想轻轻走近你”,自己感觉这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其实在我心里已经埋藏很长时间了。在抒发感慨之前,还是先让我讲一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吧。

      说来惭愧,我也算是上过大学,读过几年书的,可惜平时不务正业、不思上进,就喜欢周末休假的时候在街上胡乱转悠。一天,在古都西安的象征——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墙,下面的仿古街道——三学街游荡,一边看着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书画工艺品,一边漫无目的地向前走,心情自然十分顺畅。这时两个穿着非常朴素的中年女性看着城墙上的游客,一个对另一个说:“城墙上还有人呢?”另一个说:“城墙还能上呢?”说完之后,俩人无语继续前行。听着她俩短暂的对话,我心里突然涌出一阵伤感:听她俩的口音应该是西安本地人,而且可能就是这附近的居民,怎么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人到半百,连城墙都没有登上过呢?想着想着,我联想到自己家人的同样经历,不禁黯然。

      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全体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是人人都应该爱若明珠般呵护关爱的珍贵资源。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超过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里,丰富的地上地下遗产何止千万,她们既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的好教材,更是我们陶冶情操,休闲观赏的绝佳去处。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文物古迹的保护修缮,也通过法律的形式号召大家都来关心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物,国家开放了一大批博物馆、纪念馆供群众免费参观,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可是和免费开放的这些场馆相比,还有更大一部分文化遗产地没有免费开放,很多怀着无比崇敬和朝圣般虔诚前去参观的人们却被高额的门票拒在千里之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是人尽皆知的基本国情,工薪族,特别是农村居民、城市低收入人群和进城务工人员在我们这个社会占有绝大比例,他们的文化生活如何消费?消费成本由谁买单?他们应该消费多少文化产品?这些问题,肯定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

      我在故事中提到的两名中年女性,看装扮,就知道生活并不富裕,属于城市的低收入人群,她们或许对历史知识张冠李戴甚至一窍不通,她们或许对文物古迹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然而我想,自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在这座高大巍峨的古城堡下,难道她们真的就无动于衷,不希望登上城墙去看看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都市的全貌?难道她们就真的只觉得那是由砖头筑起的一道围墙,没有什么可看的?难道她们不想在充满压力的生活之外寻找一个地方觅得片刻的宁静?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生活在一个大杂院,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境一般,同院的邻居失业的无业的很多,他们从小在这座都市中成长,看惯了雄伟高大的城墙和精巧富丽的钟鼓楼,耳中听着晨钟暮鼓的悠悠古韵,骨血里流淌着周秦汉唐千年积淀的文化基因,但是因为收入偏低,生活压力太大,他们可能与这些文化遗产无缘,毕竟相较几十元一张的门票,今天的生活费则显得更为重要。于是在他们眼里,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成了没有什么意思的“泥娃娃”;荟萃了中国书法各个时期的各种字体,各个名家代表作的西安碑林成了“一座破庙”。只有西大街新修复的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都城隍庙是他们常去的地方,因为这里既有他们童年快乐生活的记忆,也是一座免费开放的文物单位。

      “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这个文化遗产的整体要求,凸现出人民群众在遗产保护中的主要作用,而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以人为本”,结合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来看,也体现出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和倾斜。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旁,可是因为门票的关系,很多低收入者无缘其中,成年人或许不会觉得难过,而作为第二代的孩子们则可能会充满失落和困惑,毕竟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就是为了让她们在建设两个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其巨大价值,在全社会中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在欣赏精美绝伦的出土文物和美轮美奂的古代建筑的同时受到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如果单纯因为经济问题使部分观众无缘文化遗产,那就真是全社会的悲哀了。曾几何时,文化遗产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父母回忆说,他们小时候,很多景点的门票很低廉,一般的工薪阶层都能承受,后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资涨、物价涨、 门票也跟着涨了,虽说这其中绝大部分收入又用于了文物和场馆的维修,但是门槛高了,老百姓的步子也就渐渐少了,于是,有些人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几十年可能都没有真正走进过这些文物遗产,它的社会使用率低了,贡献自然也就降下来了。普通市民的情况如此,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情况就更可想而知了。在此,作为一个普通市民,希望把自己的几点建议罗列如下:

 

      一、文物保护机构与博物馆等定期和社区联系,询问当地群众在文化遗产消费方面的需求与不足,有的放矢开展一些赠票、减免门票等活动;

      二、博物馆、展览馆根据社会弱势群体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举办一些简易展览;

      三、在旅游淡季和游客相对较少的时段举办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者和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参观专场;

      四、文化遗产下乡讲解,或邀请农村居民参观等。

 

      文化遗产是一首歌,她经历了中华民族成长壮大的历史进程,把定格其中的美好韵律组成一篇动人乐章;文化遗产是一朵花,她是中华民族历尽兴衰荣辱后在这片肥沃土地上的温暖阳光下结出的美丽花朵;文化遗产是一面海,她是中华民族宽广博大胸怀的真实写照,那朵朵浪花就是中华民族勇敢智慧的伟大结晶。衷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徜徉在文化遗产的海洋中,欣赏这些七彩鲜花,唱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声音!

 

文章来源:华夏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