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汉阳陵文物害虫发生及防治对策研究
2008-07-31 11:44:34 阅读数:

 

张淑莲 陈志杰 张锋(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赵西晨 李库(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自汉阳陵陪葬坑发掘暴露以来,害虫一直是危及坑道内文物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特别是在夏秋季节,坑道内环境适宜,招至多种害虫大量迁入坑道繁衍生息,钻洞取食,对已发掘文物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对其防治、控制对文物安全至关重要。

     有关古建筑物及文物库藏害虫防治技术前人已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1)(2)。但对发掘现场文物害虫防治技术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仅对汉阳陵发掘现场11号坑道文物害虫种类及为害性,大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对策作以分析和探讨。

     1 种类与为害性调查

     1.1 种类与数量

     在坑道害虫发生期的6~9月,通过8次调查,采集及鉴定表明,汉阳陵发掘现场坑道文物害虫种类为8目18科46种,以蟋蟀类、蝼蛄类、地蝼甲类发生数量大,分别占总发生量的81.4%、6.7%和4.7%。主要种有北方油葫芦Gryllustes taceas Walker、棺头蟋Loxoblemmus doenitzi Stein、长颚蟋Sapsipedus aspersus Walker、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are、非洲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日本黄背蝗Patangs japonia Boliver、笨蝗Ho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are、蜣螂Scarabeus Sacer Linnaeus、地蝼 Silphidae sp.鼠妇Porcellio sp。害虫发生数量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据高峰期调查,11号坑道内平均各类害虫累计达60.7头/m2,最高达143头,数量庞大的害虫种群已对坑道文物安全构成威胁。

     1.2 为害性

     调查显示,进入坑道的害虫对文物的为害主要是钻洞作巢,取食栖息破坏严重,在发掘现场的11号坑道文物上隧洞到处可见,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最大洞口直径达3cm,深度20~30cm,甚至洞洞相连,如不采取措施,有可能造成文物内空,造成塌陷。其次为爬行划痕、排卵、粪便污染,影响文物的保存及观赏价值。

     2 坑道文物害虫大发生的原因分析

     2.1 坑道独特的生态条件

     由于11号坑文物原多以木质结构为主,经常年腐化,变成了高含营养的有机质,为蜣螂、鼠妇、蚰蜒等提供了良好的食料。同时,在炎夏高温季节,坑道内相对地表阴凉潮湿,这种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为蟋蟀、蝼蛄、金龟甲、蝗虫等害虫的活动栖息,产卵提供了优越的场所,从而招集大量多种昆虫进入坑道,为害文物。

     2.2 坑道周边杂草丛生,昆虫资源丰富

     汉阳陵发掘现场周围多为农田、果园及坟荒地,因发掘现场受文物安全限制,就近农田、果园多为自然生长,滋生了大量的昆虫资源,且随着发掘现场规模的扩大,周边区域荒芜时间延长及对害虫失去防治,使害虫的种类、数量逐年上升。据2000年6~8月份调查,周边区域各种昆虫数量为7~55头/m2,平均14.3头/m2,这些昆虫成为进入坑道为害文物源源不断的害虫资源,使坑道内害虫数量不断上升,为害程度急剧加重。甚至在农田如步甲类等一些益虫一且进入坑道也会对现场文物造成危害。

     2.3 发掘现场照光设施的负作用

     为了保护汉阳陵发掘现场及坑道文物的安全防范,发掘现场周围及坑道上空均安装了夜间照明设施。然而,通夜的灯光却使一些如蟋蟀、蝼蛄等有趋光性的害虫得以诱集,招入坑道。试验表明,一盏100W的灯泡一夜可诱得各类昆虫约500~2000头,进入坑道,就成为坑道文物的重要害虫。可见,照光设施的负作用成为坑道文物害虫大发生的又一原因。

     3.防治技术对策

     3.1 防治基本思路

     基于汉阳陵11号坑发掘以来,文物害虫种类多,数量巨大,已严重破坏和威胁文物安全保护的实际状况,结合文物的不可恢复性、坑道独特生态环境及周围区域条件,依据文物──害虫──环境三者的关系,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及防治必要性要求,确定了防治效果达98%以上,且防治措施对文物安全无害的防治基本思路。

     3.2 防治技术对策

     3.2.1 洞内及局部封闭熏蒸

     方法是用多种高效药剂和增效剂配制出比重大,易于下沉的熏蒸药剂,洞内用一次性注射针管吸药灌注洞内,依据洞的大小深浅不同,每洞用药液量约为5~10ml,灌药后随即用棉球封闭洞口;对于表层活动的害虫,则可用塑料布形成密封环境,用直径7.5cm培养皿加入15ml药液分散置于其内进行熏蒸,结果表明,洞内及表层24小时可快速杀死区域各种害虫,死亡率达100%,同时,药物熏蒸营造了一个对害虫不适的生态环境,避免了外部害虫再入其内,有效期可达7~10天,并可与其它措施配合使用。

     3.2.2 毒饵诱杀

     这一技术主要是利用蟋蟀、蝼蛄等害虫的趋化特性进行的诱杀防治。方法是将配制好的毒饵在坑内每隔约3m2投放一堆,每堆30~35g饵料。为延长药效和便于清理更换,可将毒饵放入软塑料杯口,将杯侧放于地面上,药后24小时检查,平均每堆的诱杀虫数为2.5头,72小时累计平均每堆可杀灭害虫9.0头。3天后更换一次饵料,可根据害虫发生情况确定用药次数,为取得较好的防虫效果,在坑内诱杀的同时,在坑道周边附近的农田边际每隔1~1.5m放置毒饵进行坑外诱杀,减少入坑虫源数量。

     3.2.3 施放药带,触杀地面爬行害虫

     该技术是用1.5%JDF粉加细炕土按1∶30配合均匀成毒土粉,在坑道内沿四周设置药带堵围,药带宽30~35cm,厚度约1.5~2.0cm,药带间距100~150cm。结果表明,毒粉药带经48小时作用,即可100%杀死表面所有害虫,药效可维持15天左右,杀虫效果十分显著,且对人及文物较为安全,简便易行。

     3.2.4 坑道喷雾

     为杀灭残余害虫,恶化害虫栖息环境,在坑道内表面及四周壁面喷雾DPV100倍加GF1000倍混合液,恶化害虫生存栖息环境条件,有直接杀虫和间接防治的作用。

     3.2.5 加装防虫网,阻断昆虫迁入

     由于周边区域杂草丛生,滋生了大量的昆虫资源,成为发掘现场坑道文物害虫源源不断产生的资源,因此阻断外界昆虫迁入坑道是防治的又一关键。该技术是在坑道四周加装防虫网设施,使坑道文物处于隔离密封空间,阻隔害虫迁入坑道,控制害虫对文物的危害。

     3.2.6 改善照明系统设施

     为避免和降低灯光诱虫作用。可在照明灯上加灯罩,并降低发掘现场11号坑道上空的照明高度,使其与地面接近或略高,解决好照明、防盗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3.3 防治效果

     2000年6~9月是坑道害虫发生期,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于汉阳陵发掘现场11号坑道实施上述各项防治技术对策,累计杀死各种害虫约154000头,杀虫效果达98%以上,基本控制了害虫对文物的再破坏,防治后,可视范围基本无害虫出现,效果十分显著。

 

注 释

(1)卢川川:《卡死克对家白蚁的药效试验》,《中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论文集》,1996,P998。

(2)赵美宝:《浅谈钻孔灌注法对木质构件的白蚁防治》,《中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论文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P999。

(原载:《考古与文物》   200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