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通知公告
袅袅炊烟之宾至如归
2020-02-25 13:23:34 阅读数:

      在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吃”这个行为早已超越了它的本意,袅袅炊烟中体现出的礼仪规范,蕴含着人们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追求。汉阳陵出土持彗女俑、陶案等文物所展示的正是那个时代的冰山一角,让我们得以触摸那个宾至如归、谦让和谐的文明社会。

持彗侍女俑

      如果你穿越到汉代赴宴,在门口一定会遇到这样一位低眉颔首,双手持彗的美人。

      什么是“彗”?彗俗称扫帚、扫把,亦可以写成“篲”,它最初的作用是用来打扫卫生。古人迎候上门拜访的宾客时,都要事先将门庭道路清扫干净,以免尘土弄脏客人的衣服。再根据来访宾客的尊贵程度,安排奴婢、小吏接待,更有甚者,主家自己持彗,帚头向上,柄朝下,躬身站立于大门旁,以显示对来者的尊敬。到了汉代,持彗逐渐变成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一种礼仪规范,彗清扫的作用渐渐减退,甚至已经很少有人将它用作清扫,只保留了它礼仪的作用,门吏们手里拿着扫帚仅仅作为净地的象征。

      这些眉清目秀、表情谦逊的持彗俑正是那个以礼待人、和谐稳定的社会的真实体现。

      拥彗先驱: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这句成语便是专指主人走出家门迎客,问候致敬后,自己拥彗走在前边引路,领着客人返家,犹如主人亲自扫门待客一样,仪式隆重。

食 案

      汉代人就餐时,宾主分别席地而坐,如何优雅迅速地把一道道美味佳肴送到众人面前,这就用到了“案”。汉阳陵的馆藏文物中有一件陶质食案,长55、宽37.5、高2厘米。案平面为长方形,案边凸起。这种轻便的小型食案,为陈举进食而用,类似托盘的作用,为了便于当时人们席地而坐、分餐进食。

分餐图(四川中江塔梁子出土汉墓壁画)

四川汉代画像砖

      分餐制始于商周时期,秦汉之交,著名的鸿门宴采用的就是分餐制。在汉代,分餐仍是正式宴会采用的就餐形式。一件小小的文物体现了古人安全、健康、文明的餐饮方式。在全民战疫的当下,千年前的古人是否给了我们些许启示呢?

      举案齐眉:出自《后汉书·逸民传·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

 

文字:胡雪竹、 贾子钰

漫画:胡雪竹、红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