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媒体关注
风从大汉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建院20年纪实
2019-09-26 15:59:56 阅读数:

20年前,一条东西走向的高速公路,恰好从渭水北岸的汉阳陵通过,当时考古部门进行了钻探,确保文物安全。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一个个重大发现破土而出,尘封千年的帝国奇迹震惊了世界。

20年,在历史的脉络里只是一个点;20年,在苍茫的岁月中只是一瞬间。一路走来,如今,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已经发展成为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示、教育交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这辉煌的背后凝聚着文博工作者夙兴夜寐、焚膏继晷的拼搏与奋斗!

考古发掘重现“汉家陵阙”壮丽画卷

1990年5月22日,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这一天,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组建的汉陵考古队进入到汉阳陵陵园,从此,由过去零星间断的田野调查进入到连年的科学考古阶段,从此也正式掀开了笼罩在汉阳陵上的千年神秘面纱。

汉阳陵是西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同茔异穴合葬的陵园,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园总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事实上,对汉阳陵进行现代考古学意义上的科学勘查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1972年,陕西省博物馆的专家发现、试掘和确定了阳陵刑徒墓地;1978年,咸阳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对汉阳陵陵园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测了帝陵、后陵、门阙、部分陪葬墓,发现了德阳庙、阳陵邑等遗址;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对汉阳陵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取得了较大收获。

1990年5月至1994年10月,为配合西安至咸阳国际机场专用公路建设,汉陵考古队经过近5年的努力,先后钻探发现从葬坑两组,建筑遗址5座,并对其中的南区从葬坑进行了发掘,南区从葬坑布局独特,内涵丰富,保存较好,出土陶俑等各类文物,数量巨大,被评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95年以来,新组建的阳陵考古队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汉阳陵陵区进行了全面考古钻探和较大面积试掘,大致掌握了帝陵的形制,发现了一批中小型陪葬墓,发掘出土各类文物9300余件。1997年至1998年,重点对帝陵的结构布局及陪葬墓园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测绘钻探和发掘,探明汉阳陵陵园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1-3公里,由帝陵、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刑徒墓地、陵庙等礼制建筑,陪葬墓及阳陵邑等几大部分组成。帝陵坐西朝东,居于陵园的中部偏西;后陵、南区从葬坑、一号建筑基址等距分布于帝陵四角;嫔妃陪葬墓和德阳庙位于帝陵南北两侧,左右对称;刑徒墓地及三处建筑遗址在帝陵西侧,南北一字排列;陪葬墓园棋盘状分布于帝陵东侧的司马道两侧;阳陵邑则设置在陵园的东端。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四角拱卫,南北对称,东西相连,布局规整,结构严谨,充分显示了唯我独尊和严格的等级观念。

从1998年开始,阳陵考古队对汉阳陵陵园进行了详细钻探,除探明帝陵的四条墓道外,还在帝陵陵园内、封土四周发现了86座外藏坑,发掘清理了11座外藏坑,出土器物种类繁杂,数量巨大,除了着衣式陶俑、陶塑动物、陶器、铜器、铁器及石器等,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许多小型铜质印章,以及水稻、粟及藜属植物种子等。此后,考古队又先后在陪葬墓园的钻探中发现了60座外藏坑。

为了进一步加快汉阳陵遗址保护、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在1997年、2000年,阳陵考古队先后两次对汉阳陵陵园南阙门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发掘总面积4200平方米,发现大型建筑遗址一组,出土了以各类建筑材料为主的陶、铁、铜质文物700余件。考古证实,南阙门遗址是目前发掘的时代最早、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三出阙遗址,它的发掘对于门阙的起源、发展,门阙制度的形成、影响,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等有着重要作用。

唐代诗人李白有两句词:“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阙就是“门阙”,是我国古代设置在城垣、宫殿、祠庙、陵园大门两侧标示地位尊崇的高层建筑物。在汉代,阙的等级森严,一般官员只能用一对单阙,诸侯可用一对二出阙,只有皇帝才能用三出阙。2011年4月起,阳陵考古队对汉阳陵帝陵陵园东阙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东阙门作为汉阳陵的正门,它的形制结构和南阙门一样,是等级最高的“三出阙”。

钟鸣鼎食,长乐未央。汉阳陵出土的那些千姿百态的陶俑展示了西汉王朝的“帝国表情”,琳琅满目的各种随葬皿器则佐证了“文景之治”的民生殷实。迄今发现最早的花生,把我国花生出现的历史提前了1500多年;最古老的茶叶实物表明,在汉代茶叶已出现在宫廷饮食中;汉代陶质围棋盘上存留的棋局被专家认为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围棋棋局,它的出土为研究围棋发展史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汉阳陵考古发掘40余年来,一个个重大发现向世人描绘了一幅西汉帝国的壮丽画卷!

科学决策建设汉文化展示核心区

从1999年9月30日汉阳陵考古陈列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至今,20年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先后获得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和陕西省绿化模范单位、陕西省平安景区等诸多殊荣。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管理者高瞻远瞩的科学决策。

1990年,国家为了改善西安的旅游环境,在咸阳修建现代化的国际机场。为配合西安至咸阳国际机场专用公路建设,汉阳陵陵园的考古勘探、发掘与清理工作在较大范围内展开,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一个个重大发现破土而出,使得汉阳陵一时间成为国内关注的热点。考古勘探资料表明,汉阳陵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为完整的西汉帝王陵园,其整齐规矩的陵邑、陪葬墓园、庙园的设置与完整的保存现状,在中国历代帝陵中十分罕见。

20世纪90年代末,为推动陕西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依靠陕西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以周、秦、汉、唐历史文化为主题,以省级旅游景区为依托,逐步建成4个特色鲜明的大型文化旅游区”的战略部署。汉阳陵以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和卓有成效的考古进展,在陕西星罗棋布的汉文化遗存中脱颖而出,进入到地方政府决策者的视野,成为陕西建设汉文化旅游区的核心载体。

“汉阳陵的基础资源是文物及文物大遗址,具有唯一和不可再生的属性,应始终坚持把文物的永久保护放在首位,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1999年初,陕西省政府投资1.6亿元,征用了汉阳陵核心保护区的2894亩文物保护用地,并交给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管理后,遗址的本体保存状况有了很大改观;1999年9月30日,汉阳陵考古陈列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2000年4月,《汉文化旅游景区——汉阳陵规划》编制完成并获得陕西省政府批准,为汉阳陵保护与利用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2003年,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陕西省《汉阳陵帝陵从葬坑(A段)保护展示厅建筑设计方案》,这意味着我国目前唯一的全地下博物馆在陕西动工兴建;2005年,财政部、国家文物局颁布《“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汉阳陵被列为100处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2006年3月31日,投资约一亿元、建筑面积7800多平方米的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全面竣工并正式对广大游客开放,在大跨度空间内展示了81座外藏坑中的10座,保护与展示采用了文物保护的新理念,将文物和游客分隔在两个不同温湿度环境中,并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影视成像技术再现了昔日真实历史事件......

20年来,依托独特而丰富的文物资源,管理者按照“遗址保护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本体保护与科学展示和谐统一、园区管理与游客活动和谐统一”的原则,科学决策,制定汉阳陵保护利用规划,一幅蓝图已悄然铺开:一眼望去,大面积浓密葱郁的自然生态植被,不仅衬托出大西北古帝陵的雄浑苍凉,让人产生与遥远历史的沟通与对话;作为长期的考古展示现场和文物保护的示范工程,丰富多彩的出土文物与考古发掘、文物修复的真实场景,使游人体会到穿越千年的惊奇;完整真实的陵园遗址,供学者追寻岁月淹没的昔日辉煌,置身其中,凭吊古今之心油然而生......

规划建设从大遗址概念到考古遗址公园

“大遗址”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1995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和199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又先后提出大型文化遗址的概念、内容和保护要求。大遗址具有价值高、数量多、分布广、面积大的特点,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旅游资源。 2005年,国家正式设立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我国的大遗址保护工程正式启动。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大遗址的保护管理,编制完成100处重要大遗址总体保护规划纲要,建设一批重点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同年,国家文物局发布《“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启动了100处重要大遗址的保护工作。

谈及大遗址保护,就无法绕开汉阳陵。

1995年国家文物局在西安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集中讨论大遗址保护问题,陕西省文物局针对汉阳陵保护首次提出了建设汉阳陵遗址公园的设想,得到与会专家的热烈响应。实际上从1994年起,有关科研单位就开始了对汉阳陵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当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城市与建筑研究所和陕西省古建研究所先后合作完成了《汉阳陵大遗址可行性规划研究》及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汉阳陵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1999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

此时的汉阳陵虽然没有正式定名为“遗址公园”,但无论是汉阳陵项目的组织实施者还是规划编制单位,都将汉阳陵项目的性质与功能定位为“以汉阳陵大遗址和出土文物为主要内容的博物苑,大型考古发掘、展示现场和文物保护的示范工程,西安城郊的绿化生态区和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遗址公园”,这一定位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要素。

如果说1999年集中展示汉阳陵考古发掘成果的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及帝陵外藏坑发掘现场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汉阳陵遗址公园建设拉开了序幕,那么,近三千亩文物保护用地则为汉阳陵争取了较为广阔的文化遗产生存和保护空间。由于采取了封闭管理的模式,完全杜绝了居民生产生活或者盗掘对遗址产生的破坏,考古和保护展示工作可以自如开展,最为重要的是,这一超前性的举措有效地抵御了近年来周边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对汉阳陵遗址的蚕食,为汉阳陵遗址保护保留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此后,汉阳陵开始对陵区内的一些重要遗址,如帝陵东侧外藏坑遗址、南阙门遗址和罗经石建筑遗址等实施保护展示工程,逐步开展陵园的环境整治,还原了“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历史风貌。另外,经过近年来的保护工作和对遗址的监测,汉阳陵遗址的各类破坏性因素正在逐渐减少,遗址本体状况良好。尤其让人振奋的是,2006年3月建成的国内最先进的地下博物馆——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正式对外开放。

2010年,通过初审、现场考察评分和专家会议评议,最终依据专家投票结果,国家文物局批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入选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专家认为,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在保护文化遗产中,充分注意了遗址本体保护与周边环境协调、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以及文物与旅游利用的有机结合,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管理要求,将利于进一步发挥其考古与教育、展示相结合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规范、推动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管理工作,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运行情况全面评估。2015年公布的运行情况全面检视评估结果显示,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有效地促进了遗址保护管理和展示服务,名列运行评估第二名。同年,《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成为遗址公园保护运行的“金标准”,有效地保证了汉阳陵遗址的原真性、完整性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文物科技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

20年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在文物本体保护修复、土遗址防霉、铠甲俑彩绘修复、保护环境监测等文物保护研究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保护理念和保护方法,取得了不俗战绩。

针对体量巨大的土遗址,建设保护大厅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2000年10月,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建设工程动工。两年后,保护展示厅建成并对外开放。这种“采用钢结构将整个遗址全面覆盖起来,外在形态为仿阙门形式”的保护方式,将“原址保护展示”“局部封护复原”等处理方法相结合,特别是在保护设施外形上突破了常用的“厅、棚、罩”的模式,采取“模拟复建”的思路,根据考古资料将保护展示厅的外形设计成仿三出阙形式。2013年3月,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协同西安文物保护修复工程有限公司及西安旭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对南阙门遗址出现的坍塌、开裂、局部裂缝、酥粉、表面风化、块状剥落、生物破坏、表面污染及水滴侵蚀等诸多病害实施了治理保护。在此次遗址本体保护工程中,进行了大体积开裂变形土体的复位,在陕西省类似工程中首次实施,得到了相关文物保护专家的肯定。

2006年3月,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建成开放,展示厅首次采用玻璃全封闭保护和展示手段,整个遗址区被特殊玻璃合围起来,使得遗址区与外界环境隔绝,为有效地按照设定的技术参数创造最适宜文物遗址保存的环境提供了空间环境。

相对于天灾人祸等突变因素对文物造成的损害而言,自然蜕变对文物的损害更为隐蔽,更不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对文物本体的损害也更为严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监测、控制文物及遗址环境,研究文物劣化规律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手段,变被动式的抢救保护为主动的预防保护,是文物科技保护的一个主要方向。2009年,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和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以汉阳陵遗址区文物保存与陈列环境的实时监测为目的,通过监测技术、微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及数据挖掘技术的集成,建成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文物保护环境智能监测系统,成功实现对博物院展厅、遗址坑、室外陵区等文物保存环境区域的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光照度、紫外线辐射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风速、风向、降雨量等环境因素的实时监测,对异常环境及时预警,在第一时间提醒相关人员采取必要的保护和调节措施。2011年,在东阙门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就引进了“文物保存环境智能监测系统”,为考古发掘现场环境的监控提供便利。

针对馆藏土化铠甲俑的保存状况,2013年,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将“馆藏土化铠甲俑的修复保护项目”委托给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组织实施,完成了45件铠甲俑的保护修复工作,修复效果良好。2018年10月22日,汉阳陵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正式成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文保专家孙满利担任中心主任,来自北京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单位的12位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20年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的文物科技保护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国家陶质彩绘文物科研基地工作站落户博物院;“基于大数据的汉阳陵外藏坑保存状态预测研究”课题,成功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立项;博物院参与的“遗址博物馆环境监测与调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荣获“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二等奖。

除了在文物科技保护方面持续发力外,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始终把安全保卫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加强安保队伍管理,提升技防物防基础建设,夯实安全责任,健全防范机制,与汉阳陵派出所建立联合巡逻制度,定期开展文物安全排查,积极组织应急演练,安全防范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先后荣获“全省单位内部保卫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景区”“平安示范景区”全省文物系统“消防安全单位”等殊荣。

法人治理激发博物院发展内生动力

为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作为中央编办确定的全国博物馆系统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单位之一,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自2013年4月正式启动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2015年2月组建理事会和监事会,建立了“理事会+管理层+监事会”的法人治理结构形式,形成了符合该馆实际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变则通,通则久。2013年4月,在中央编办、陕西省委宣传部、省编办的指导下,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启动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2015年2月,博物院遴选了理事、监事和理事长、监事会主席人选,初步建立了新的法人治理结构。理事会实行“三三制”,由9人组成。其中,主管单位、驻地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代表各1人;旅游行业、教育行业、企业营销策划代表各1人;博物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副院长各1人。陕西省文物局作为该博物院的主管单位,将省文物局对博物院的重大事项决策权交给理事会,积极支持理事会、监事会工作。

从2015年2月到2019年7月,理事会先后召开了14次会议,从研究管理层人事任免到考评管理层工作,从审议重大事项到研判工作,从质询博物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到出谋划策等,充分发挥了理事会的领导和决策作用和理事的参谋智囊作用,为博物院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面对困扰该博物院多年的编制和经费问题,理事会积极呼吁,经省文物局、省编办、省财政厅协商,新增事业编制34人,使经费支出纳入省级财政预算拨付。理事会还决定,打破“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在博物院内全面实行中层管理岗位公开竞聘上岗、全体员工双向选择聘用;招聘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满利教授担任文物科技保护方面总工程师,实施了3项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顺利完成了土化铠甲俑的修复保护等工作。理事会还审议通过了《馆长专项工作奖励(暂行)办法》,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的劲头。

在深化改革中,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的公益属性得以充分体现。作为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博物院利用帝陵外藏坑“世界上最早的茶”考古成果,邀请茯茶生产商生产了“阳陵泾乡”瓦当造型的茯茶茶饼,定位是高端礼品。丝博会上,汉阳陵茯茶茶饼被选为“G20农业部长会议”指定礼品,代表西安形象,随G20各国政要进入全球范围。同时,与安康市合作开发汉茶系列产品。在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上,独特的汉文化和文创产品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以文物“彩绘拱手跽坐侍女俑”为原型的卡通形象“姗姗”受到热捧。

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以来,中央编办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先后两次到该院调研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对其在试点工作上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在2017年2月的调研报告中指出:“该单位在新的体制运行后整体工作全面提升,取得显著成效,已成为全国文化系统试点单位的经验典型,突出表现在举办单位支持放权和理事会有效运行。”

擦亮博物馆教育“金色名片”文化成果回馈社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对全国宣传思想工作战线的要求。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博物院考察时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作为一座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是“讲好中国故事”,发挥“大学校”功能的责任担当。20年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始终将博物馆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化不足为动力,自觉肩负起推动社会教育、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博物院遵循以考古遗址公园为依托、以汉文化为核心、以馆藏文物为主线、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原则,注重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策划开展了多项灵活生动、贴近时代的系列教育体验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少年,专项开发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既能启迪智慧、传承文脉,又趣意盎然、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

在陕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已建设完成模拟考古基地、“汉学小舍”儿童体验中心、陶艺馆、汉文化综合体验中心等四大教育活动场所。在教育活动方面,针对不同年龄的受众开发了“探秘历史——考古系列”“绰约风华——汉代礼仪系列”“陶育汉朝——制陶DIY系列”“长乐未央——瓦当主题系列”“巧思精进——姗姗带你去闯关”“五彩吉光——‘姗姗’涂色系列”“一决雌雄——汉代体育游戏系列”“古意新生——生态阳陵主题”“有礼有节——节日荟主题教育”“开蒙养正——儿童体验中心”“文脉承传——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系列”“流动盛筵——移动博物馆系列”“为人师表——教师培训”10多个主题活动。

为配合教育活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还开发了相应的教材教具,包括《姗姗带你去闯关》《汉代体育游戏》《汉服》等教育手册;《漫游汉阳陵》《漫画汉阳陵动物俑篇》《漫游汉阳陵人物俑篇》科普读物;陶塑动物和陶俑制作、汉服制作、馆藏文物“魔卡”涂色和石膏涂色、瓦当制作、拓印和蜡染,“拱手跽坐女俑”手绘风筝、“冠冕”制作等工具包;仿制汉代服饰,投壶、弓弩等古代体育游戏等体验活动道具。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多姿多彩而又内涵丰富的教育体验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模拟考古实践基地等称号。2011年组织策划的“一把手铲梦回西汉”公众考古活动荣获陕西省委宣传部颁发的“2011年陕西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连续6年被陕西省委宣传部评为“陕西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13 年组织策划的“汉风飘荡,薪火相传”系列汉文化教育体验活动荣获陕西省委宣传部颁发的“2013年陕西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该案例同时入选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示范案例》。2014年,被中国科协办公厅授予“2014年度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016年被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组委会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近年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举办了多项有影响的临时展览,拓展了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内容。先后举办了“宅兹长安――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地考古成果展”“天地精灵璀璨汉江——武汉博物馆馆藏玉器精品展”“汉代砖瓦拓片题跋艺术展”“汉景帝的地下邻居——唐秋官尚书李晦墓考古成果展”等临时性展览。“微笑彩俑——汉景帝的地下王国”文物特展先后在重庆、黑龙江、湖北等十余个省市巡回展出,让全国各地观众就近欣赏汉阳陵出土的精品文物。“陕西省‘十二五’文物保护成果展”巡展和“汉阳陵文物保护成果展”等临时性图片展览,在丰富展陈内容的同时与观众分享大遗址保护成果。2019年5月18日,承载了汉阳陵20年来考古发掘研究保护的工作成果和发展理想的“巍乎盛景——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基本陈列”华彩亮相。

为深化汉文化研究,博物院组织召开了“汉阳陵与汉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汉代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研讨会、遗址博物馆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等多学科的学术会议。编辑出版了《汉阳陵与汉文化研究》(第一、二辑)、《走进博物馆系列丛书——汉阳陵博物馆》《汉阳陵》图录、《漫游汉阳陵》《漫游汉阳陵(动物俑篇)》和《汉阳陵博物馆讲解导览实务》等科普书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一座巧妙融合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历史文化与园林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景区,汉阳陵遗址属于历史,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今后,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保护好、传承好汉阳陵这一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

来源:三秦网  文/三秦都市报 记者 赵争耀

[编辑: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