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展览 » 网上展览
《治世之光——西汉帝陵考古成果展暨致敬考古百年展》展品解读2
2021-11-15 09:39:38 阅读数: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临展《治世之光——西汉帝陵考古成果及致敬考古百年展》中展出一件精美的汉代青铜染器(图一)。 

 

图一 四神纹染器 

11厘米 长12.3厘米 宽7.6厘米

兴平县南位公社陈阡村采集 茂陵博物馆

   

这件染器上为染杯、中为染炉、下置承盘,是古代物质生活中的一种组合类器物,多为铜质,少量铁质或陶质。

最初对染器功用的认识比较混乱:有学者定其为“古代染丝、帛所用的工具”,也有被称之为熏炉的,还有被认为是取暖器。随着考古工作不断深入,铜染炉的出土位置及伴出器物的组合越来越明确,它多和炊饮器具一起置放,其他类别或功用的器物与之有明显区分,因此其作为炊饮器具的可能性较大。

西汉染炉基本为实用器物,且陪葬于墓葬之中,使用染炉的人群高可至帝王列侯及高级贵族官吏,低为普通官吏或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富庶地主等,具有一定等级性,是汉代陪葬品生活化特征的体现。东汉墓葬陪葬仿铜的陶质染炉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出丧葬习俗的演进,这与其他一些陪葬品的发展也较为一致。染炉作为饮食器具陪葬墓主,能够满足死者灵魂在地下的生活尤其是饮食的需求,反映出汉代“视死如事生”的丧葬思想。

之所以被称之为“染”,有学者认为染为调味,而杯则为放置盐等调味佐料之用。染,除常有之义外,还可直接指豆豉。目前所知,中国制作豉的时间不晚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楚地即盛行豉之美食,到了汉代,豉就是时人习用的副食品之一及日常必需的调味品。染器中的染杯,杯普遍浅而小巧,可能就是专门盛放豉汁而用,豉汁是酱豉经长时间存放后,于表面渗浮出的一层汤汁,在唐宋时期酱油产生之前,可谓是酱油的初级形态。又有学者提出染器应是濡食法的食用工具,也就是先把肉煮到可食的程度,然后放入调味品中烹煎,增加其滋味。染器中的染杯即用来放置调味品,经染炉持续加热,以烹煎事先煮过的肉食,添味增香。此后又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了后世的涮食法,也就是涮火锅。

染器的染炉部分一般会有很多镂孔,便于燃料的烟气散出。以四神图案和几何纹(图二)所占比例较大。相关研究指出,染炉使用的燃料为木炭而非薪材。究其原因,是由于炉身容量不大,薪材不易放置,而薪材中的作物秸秆、叶、茎等虽容易点燃但持续时间短,树木枝干的持续燃烧时间久却不易引燃,且二者引燃后多烟大苗高,造成的饮食环境较差,烟灰可能还会漂浮到染杯内,同时烟、火还会对染杯内的食物造成熏烤,进而改变食物味道、口感。木炭则不同,易放置、易引燃,引燃后多非明火而且持续时间长,产生的烟少且不浓,正好能达到烟气从镂孔中缓缓散出的效果,形成较好的饮食环境。在此环境下进食,恰与当时人们追求升仙的渴望及幻想的仙境相符合,这也与当时对熏炉的使用有较多相似之处,反映出相关人群在物质享用过程中的精神追求。

图二 汉阳陵陪葬墓园出土铁染炉

32厘米 宽21厘米 高12厘米

 现藏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染器是汉代专供享用肉食的器具,汉代人都食用哪些肉类呢?根据文献记载、考古出土实物等资料综合来看,汉代人主要的食用肉类分畜类、禽类、以鱼为主的水产三大类。畜类主要有猪、牛、羊、狗、兔、鹿、熊、豹、蛇等;禽类主要有鸡(含鸡蛋)、鹅及鸮、鹌鹑、野鸭、雁等;水产品不仅有鲤、鲐、龟等淡水产品,还有贝类、斑鱼等海产品。但是染器究竟是专用于某一特殊肉类,还是通用,目前已不可考。

总之,古人在染器的设计上既考虑了加热温食的速效性与实用性,又考虑了炭火燃烧后的炭灰收集、清洁问题,功能兼具,小巧实用。汉代之后染器很少见,或因材质被取代,或因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究其源头或可殇于商周时期的鼎型温食器(图三),其流却渗透在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

图三 西周晋侯墓地出土温鼎

通高23.7厘米 口径16.4厘米

现藏山西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