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白冬梅研究员主持的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陕西馆藏汉代京畿地区出土服饰文物的考古学观察”,顺利通过结项评审(结项证书号:2023HZ1525)。
该课题以陕西关中地区,即西汉京畿地区,博物馆馆藏近万件服饰相关文物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民俗学等学科知识,通过文献调查、实地探查、比较研究等方法,按照首服和发饰、身服、足服三大类型,对相关文物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形成造型清晰的考古线图,并与关中以外地区的相关出土物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关中地区汉代不同时间阶段的服饰特点,管窥服饰背后的物质、行为、心态文化,总结服饰与农桑发展、民族交融、风俗事象、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的关系,梳理汉代服饰发展轨迹,为博物馆开展公众服务提供更多的资源,为输出更多博物馆文化产品提供理论支持,为服饰的设计制作、妆容服饰的搭配设计等汉服复兴运动提供更多科学依据,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提供智力支持。
课题研究成果是汉阳陵近年来以科研项目带动产出、以科研促发展的积极实践,对科研人才队伍培育以及提升博物院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后续,汉阳陵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科研成果创新转化,策划相关临时展览及社会教育活动,为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提供学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