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博物馆与社区文化建设
2008-07-30 17:21:01 阅读数:

庞雅妮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是18世纪在欧洲产生的,到20世纪后半叶才又进入了一个空前大发展的新时期。作为这一新时期发展最主要标志的就是博物馆由自发服务社会向自觉服务社会而转变,并明确将“服务社会和社会发展”铸入进博馆的定义之中,而建设社区则是博物馆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观念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在国际博协将200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定为“博物馆与建设社区”之后,我国博物馆界在当时及后来也进行了大力的推广和宣传,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讲,大家还远远没有意识到博物馆与社区建设休戚与共的密切关系,从而在工作实践上很难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社区文化中心的作用,很难实现博物馆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这一根本目标。在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求教于方家。

一、休戚与共的博物馆与社区

      “社区”是社会学上的一个概念,截止目前已有90多种定义。但一般认为所谓社区就是由“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因此,社区首先是一种空间单元,即人们共同生活于一定的空间。但同时社区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网络,包括在这里生活的团体,社会组织以及相互认识的人们组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他们有共同或相似的心理认同,有共同的兴趣和利害关系,因此,“社区这个词的含义比我们从字面上理解的要宽泛得多。它不仅指地域而且可以指文化群体、政治群体以至一个单体社会,一个自然与人文的整体社会。”①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博物馆都存在于一定的社区中,没有任何独立于社区之外的博物馆。

      其次,任何博物馆也是其所在社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产物。现代博物馆之所以能于17、18世纪在欧洲各国诞生,是与欧洲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密切相关的;苏联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博物馆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博物馆,在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继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普遍发展了这种性质的博物馆;20世纪50、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中出现的科学技术普及化趋势,使得科技馆得到了异常迅猛的发展。据统计,目前60﹪以上的科技馆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②;西方工业文明的自我检讨,导致了生态博物馆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国家方兴未艾……。上述诸种均说明所有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其所在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第三,博物馆的发展需要社区的参与和支持。社区居民不走进博物馆,不仅会使博物馆失去一大部分客源,直接影响着一大部分靠门票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博物馆的财政状况,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博物馆自然就会在社区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中淡化或边缘化,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虽然有些博物馆也成为社区外居民熙熙攘攘的旅游胜地,但这对于博物馆来说,才只是实现了其一部分职能。因为博物馆从为观众服务的角度讲,还有科普职能和教育职能等。

      特别是随着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以及将无形文化遗产纳入到博物馆的收藏和保护中,博物馆就更加离不开社区的参与和支持了。所谓生态博物馆就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发展中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从而使人与物与环境处于固有的生态关系中并和谐地向前发展的一种博物馆新理念、新方法”③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在建立和管理方法上的差异,就在于生态博物馆是由所在地人民和公共权利机构共同设想、共同修建、共同经营管理的一种工具。而无形文化遗产的载体就是人,要将无形遗产保留下来,必须由知者、善者将其传承,或由这些人现场表演,用音像手段录制,然后再采用高科技手段将之保存。所以说,没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和无形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保护是根本无从谈起的。

      第四,社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更需要博物馆。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人口流动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增强,从世界范围来讲,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日益加剧,因而更加需要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从中国范围来讲,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因而不管是对于生活在水泥树林中的城市人,还是对游走于城市与农村、折磨于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冲突中的城市边缘人来说,都需要属于自己的文化家园。而文化作为一种粘合剂,博物馆作为储存地区文化信息的宝库,能起到推动价值引导、社会整合,从而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润滑剂”的作用。另外,博物馆依据其所占据大量的实物资源,可以通过展览、教育活动、讲座、志愿者活动、博物馆之友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起到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在我国加强博物馆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加强博物馆与社区建设对解决中国目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历史记忆丧失问题和改变中国博物馆的不合理结构应为首选之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交通、住房等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西方后工业文明所导致的种种弊端也开始在我国很多城市出现。在隆隆的推土机声中,旧的街巷、景观已不复存在,千篇一律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式的建筑到处耸立,老市民们虽然搬进了装饰以新,现代而又舒适的高楼大厦,却失去了寄托着自己精神、情感,见证着自己成长历史的那些熟悉的环境。怎样正视这一失落的情怀,作为博物馆界就是要改变过去一贯厚古溥今的态度,不仅要收藏过去还要收藏现在;要改变博物馆以历史类和纪念类为主的结构格局,引导鼓励建设民俗类和地志类的博物馆。如果有条件,更要提倡建设生态博物馆。因为生态博物馆能整体保护人与物、物与物、物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使其成为所在社区居民永远的精神家园。

      加强博物馆与社区建设是思考和解决中国博物馆“盛装华彩下的孤单”的极好切入点。中国目前现有博物馆2300多座,其中文物单位的博物馆有1507座。这1500余座博物馆每年举办9000余个展览,参观人数大约有1﹒6亿人次,占我国总人口的13.8﹪,而美国每年观众达8亿人次,是其总人口的3倍。而且我们数量很少的观众还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西安等为数不多的大中城市的大型与特色博物馆中,比如故宫一地每年观众就在800万人次左右④。这个现象充分说明,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没有走进博物馆,而走进博物馆的人群又以旅游为目的的外地人占了很大成份。这也就是说,对于当地普通老百姓来说,博物馆依然还很陌生,博物馆的存在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还没有多少关联。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博物馆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巨大的飞跃,但对于相对不多的参观人数,有人将此称之为“盛装华彩下的孤单”。因此,分析大多数人特别是当地人不走进博物馆的原因,并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才可能使博物馆成为本社区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忠实代表,成为社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加强博物馆与社区建设是博物馆与政府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最佳途径。我们国家的博物馆大多以公有制为主,一般为全民所有制的事业单位;博物馆如同政府的派生机构,资金以政府拨款为主,事业经费基本上以工作人员的数量为标准核算;干部上级委任,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终身制。这种管理模式使博物馆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一个社会文化机构的活力与特性,不但束缚了博物馆业务的发展,还形成了博物馆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漠视社会需求,脱离实际的机关作风。特别是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作为经费来源的这种单一状况,由于不少地方财政困难而难以落实,或者拨的钱仅够发工资甚至不够发工资,真正的事业经费基本上没有。经费不足使很多博物馆难以维持正常运营,更谈不上发展。博物馆长期没有作为,也就享受不到应有的地位。要摆脱这一尴尬的局面,博物馆就应改变坐等观众上门,坐等财政拨款的传统办馆理念,重视社会需求,特别是社区公众的需求,将博物馆从“藏品导向”转向“社会需求导向”,只有这样才可能焕发自身的活力,从而形成和政府间的良性互动。

      加强博物馆与社区建设是当代中国博物馆内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急迫需求。中国的博物馆和博物馆学都起始于移植,都是西风东渐的产物。虽然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理论研究一直比较薄弱,实际工作的开展也受前苏联的办馆模式影响较大。而且,由于我们教育体系学科设置的缘故,博物馆的从业人员以学历史和考古专业者居多,既使有个别博物馆专业毕业的学生,也大多是附属于历史或考古学的博物馆专业毕业的,再加之我们博物馆一向注重对物的研究,这一切都使得目前国内博物界基本上没有对博物馆自身的科学研究。而更多的科研工作则主要是结合藏品的、自发的、无序无计划的、相互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对整个博物馆的工作需要没有针对性,对工作的开展无法形成有效的科研支撑,这也是博物馆长期以来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以不变应万变,最终导致很多博物馆在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时显得束手无策和不断落伍的原因所在。加强博物馆与社区建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研究社区的需求,将社区的需求作为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前提。因此,怎样科学地获知社区的需求,吸收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准确去获取社区的各种需求,怎样通过展览、教育活动等实现这种需求,都不仅仅是紧迫的实际工作,更是重要的科研课题。

三、博物馆如何服务好社区

      要服务好社区,博物馆就需要从各个工作环节上为社区的需要而服务。但对于一个已有明确定位的博物馆来说,比如历史类或纪念类博物馆,由于藏品的收藏范围已有所限定,或者由于财力、物力所限不能去收藏直接反映当代社区居民记忆的民风民俗藏品,但对于这样的博物馆,依然在其它工作,如科学研究、陈列展示、围绕展场和展览的各种活动、宣传推广等方面,需要将服务社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博物馆的研究选题和研究成果除了要密切结合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需求,并为之服务之外,博物馆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社区的研究,对社区人群及其需要的研究。发端于七八十年代以观众调查为代表的市场研究技术的引入,使得调查研究观众成为西方博物馆界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在他们的博物馆中一般都有既懂博物馆又懂观众调查的专门人员,并且设有常设机构专事此项工作。甚至有些博物馆还没成立,而需不需要建这么一个博物馆,建一个什么样的博物馆的观众调研,特别是在其所在社区范围里的调研已提前进行了。博物馆几乎所有的工作,特别是面向公众的陈列展示和各种活动,以及举办展览和活动之前、中间和结束都会有相应的观众研究。而且研究的对象既包括现实的观众,也包括潜在的观众;既包括主流社会人群,也包括非主流社会人群。调查的方法既包括我们常见的问卷式、也包括座谈式、随机抽样式、暗访式、追踪调查式等。要想准确、科学地把握观众的需求及其动向,必须熟练掌握现代社会调查、市场调查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观众的调查和研究在我国博物界基本上还没被使用,虽然有些博物馆也做了一些零星的观众调查,但这些调查离科学、系统的观众调查,以及将调查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博物馆的工作实践尚存在很大的距离。没有需求指导的生产,肯定是盲目的生产。因此,要想服务好社区,加强观众,特别是社区观众的研究实为当务之急。

      陈列展示是博物馆的中心工作,是博物馆提供给社区大众消费的主要“产品”。适销对路,产品才能畅销出去。但我们大多数博物馆办展览时几乎从未想过要去了解老百姓想看什么样的展览,而博物馆的展览都是由所谓的专家们闭门构思出展览题目,然后再由相关人员进行内容和形式设计。我们的陈列展示一贯强调的是学术性和专业性,但却忽略趣味性和观赏性;注重同行和上级领导的评价,但却忽视普通观众的需求。甚至当很多普通观众,甚至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抱怨我们的展览看不懂时,我们的有些所谓博物馆专家还在感叹中国观众的文化素质低,还没有开始反思段首文字加说明牌的陈列方式为观众到底提供了多少信息,对那些几乎从大众传媒上根本看不到踪影的孤僻字词不加注音和解释,如若不是专门研究者,又有几个人能知其读音和含义?!另外,传统的文物、说明文字加辅助展板的展览方式也被认为是不利于被参观者,特别是未成年人所吸收的。要想展览受社区人民欢迎,博物馆首先得在展览的选题上,特别是要在专题展览或临时展览的选题上下功夫。因为不断更换的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才能吸引社区人的经常光顾。人都对和自己有关联的事情感兴趣,而且关联度越大,兴趣也就会越浓,所以要多寻找和开发和观众有关联度的选题,要发现观众关心或关注的热点问题。选题找准之后,就是怎样设计展览了。不能将展览的诠释限于段首加说明牌,而是要尽可能多地将文物的丰富内涵揭示出来,并将之有机地组合,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多种途径提供给观众,也就是说要增加展览的信息量。除此之外还要增加展览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性能更多地调动起人除过眼睛之外的其它感觉器官,有了互动性和参与性的参观效果不仅会有趣,还会更加有效。

      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是对展览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展览内容的立体或动态阐释。目前我们很多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方式还主要以讲解为主。虽然近几年也开展了诸如针对大中小学生的夏令营、冬令营和志愿者等活动,但这一类活动的持续性、深入性却千差万别。教育活动的不充分直接影响着展览的信息传播和教育功能的实现。而且,就是这些形式单调的教育活动,一般的情况下还是围绕多年不变的基本陈列而开展的。可作为吸引社区居民常看常新的专题或临时展览,博物馆基本上都不设计特别的教育活动,甚至有时连最常见的讲解都提供不上。《中华文明源流—秦汉文物展》2003年在澳大利亚博物馆只展出了三个多月,但是澳大利亚博物馆为这个临时展览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⑤。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有针对一般观众的,也有针对学生的;即使都针对学生,也区分了不同的年龄段。一般活动都安排在正常开放日,像讲座、讨论会等为上班族准备的活动则专门安排在了晚间。通常教育活动在周末都更为密集,这是博物馆专为市民准备的周末“特餐”。而且博物馆的所有教育活动都提前筹划安排,和展览策划同步进行,然后并将这些教育活动再提前通过自己的网站告知公众。一旦进入博物馆,随处可见的“今日有什么”告示牌和随处可以拿到的简介折页,也在告知观众当日的各种活动,从而使观众绝对不会错过这些难得的机会。澳大利亚博物馆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要吸引社区公众就要围绕特展举办教育活动,而且教育活动的设计还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合理安排在不同时间,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参观需要。

      在当今各种文化资源、文化信息都在争抢观众的情况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现象早已成为昨日景观。重视宣传基本上已成为共识,但博物馆的宣传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宣传,应该宣传什么和怎么宣传似乎很多人并不很清楚。博物馆的宣传经常被认为要宣传博物馆,宣传的目的也是宣传博物馆。实际上,博物馆的宣传是要宣传博物馆的主要产品——展览及围绕展览举办的各种活动,宣传的对象就是那些潜在的客源,而宣传的目的则在使潜在的客源变为现实的客源,而一切宣传的前提和基础则是陈列展示和教育活动的举办。如果说展览和教育活动是博物馆为公众准备的“盛宴”,那宣传则应是那热情洋溢的“请柬”。请柬的措辞是否得当,请柬分发得是否合适,都决定了是否能将尊贵的客人请来。因此,宣传战略的策划、宣传内容的具体化、宣传对象的针对性都是决定宣传效果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博物馆只有占人口很低比例的中国观众,而且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以旅游为目的的现状,昭示着中国博物馆下一步的宣传推广重点对象就应该是当地市民。

注: 

①苏东海《当代博物馆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P19,中国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P2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③苏东海《当代博物馆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P20,中国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④曹兵武 《记忆现场与文化殿堂—我们时代的博物馆》,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⑤庞雅妮《澳大利亚博物馆如何开展“中华文明源流展”的宣传教育》,《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2期。

 

原载:三秦出版社《博物馆学研究论文集》2007年10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