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国际博物馆日35周年到来之际
宋新潮
今年5月18日,中国博物馆界将与其他1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0余座博物馆一道,纪念主题为“处于变革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的国际博物馆日。届时,博物馆界将与公众一道,共同探索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新世界和新时代博物馆所应发挥的作用,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理念,去发现或重新理解博物馆未来之发展。
近一二十年来,在知识经济兴起、劳动力竞争加剧、城市支配地位加强、数字传媒技术革命、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保护文化多样性等力量的综合驱动下,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改变。同时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使整个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变革尤其是文化、环境、新传媒技术等变革无疑对博物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今年博物馆日主题是社会现实性最强的主题之一。国际博协通过选择这样一个主题,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向世人表明,博物馆领域已经开始在社会和环境变化中担当重要角色,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尽管这些调整充满了挑战,但更带来了机遇,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一、博物馆与文化变革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变革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时甚至会形成某种悖论。一方面是文化日趋一元化,另一面则是文化的多极化、多元化趋向。那么,博物馆在文化变革中又受到哪些影响,发挥什么作用呢?
博物馆愈益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良知的体现者。博物馆的经典功能是收集具有重要政治、文化、宗教或自然环境意义的实物或资料,加以保存、研究,并为了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向公众加以展示。通俗地讲,博物馆是一个“讲故事”的文化机构。它讲述古往今来人们如何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以及生活得怎么样的故事。它不仅仅保存自然的标本和人类的文化财产,更重要的是保存着那些对于当代社会、对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精神财富。今天之博物馆是受世代(包括祖先、当代人和后代)的委托而持有民族文化财富的机构,它以其特有的身份和通过其功能的实现,成为现代国家和民族文化良知的体现者。
博物馆作为复合型文化机构的特征愈益显现。面对快速的文化变革,今天的博物馆在不断重新界定自己的优势领域,认识到哪些是必须做到的,哪些是应当做到的,而哪些是可以做到的。今天的博物馆必须成为所在地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必须反映当前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至少做到应有的敏感,使自己成为呼吁为社会进步而采取行动的渠道,成为社区和大众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博物馆的服务延展到所有人群。同时,博物馆应当始终以密切合作者的姿态参与相关社会发展计划的实施,通过利用其独特的资源和潜力,适应积极而理性的城市变革,为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与对话提供平台,促进民众对社区或社会重大事务的共同理解。
中国博物馆在传承文化记忆、融合多元文化和助推文化创新方面潜力巨大。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已越来越引起社会、民众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对博物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以来中国政府实施的免费开放政策加快了中国博物馆融入社会的步伐,已有1804个公共博物馆全部实现了向社会免费开放,部分的博物馆以及古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也制定了向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减免票款的政策,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同时,中国的博物馆还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不断创新博物馆理念和方法。上世纪90年代,生态博物馆的概念被引入中国。中国博物馆在传承文化记忆、融合多元文化和助推文化创新方面的潜力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博物馆应该而且已经开始向变革世界中的人讲述更加真切而感人的“故事”,在当代社会的文化变革中担当其重要角色。
二、博物馆与可持续环境
世界的变化,有的突变,有的渐变。生态环境的变化属于后者。可持续发展问题无疑成为今年博物馆日所重点关注的内容。
博物馆在警示城市化所造成的环境压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城市化更已成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城市化的发展也对环境的可持续性带来新的挑战。以更多关注今天和未来为特征的博物馆,特别是城市综合博物馆和环保、科技、自然史等学科博物馆,或应站在普通市民的角度上,直面那些当下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人们吃什么食物、购买什么产品等直接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问题,生产过程、回收利用等科学管理问题,以及将大自然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等城市规划问题,均可以通过大量的科学数据,以客观甚至批判的态度全面地传播给社会大众,以警示人们城市化加快所产生的环境压力。
博物馆通过其主要业务功能在可持续环境的科普和讨论中发挥作用。博物馆以其学科专长直接鉴别、研究和诠释自然界生物的变异和演化过程。博物馆数以千万计的标本是生物多样性和各时代环境变迁的真实记录和见证,并提供了人类影响环境的重要线索。博物馆不但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还在提示人们直面这样一个问题:今天的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福祉还有保证吗?博物馆在与观众分享收藏和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过去,并为了可持续的未来而吸取今天的教训。博物馆视野下的城市历史渊源通常离不开它优越自然资源(如河流、港湾)和生物多样性所提供的宜居环境,这些信息同样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向今天发出警示,让人们从大自然的变迁中吸取教训,促使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共识。
博物馆可以成为整个国际社会环境可持续事业的积极参与者。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今年6月将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简称“里约+20峰会”)。在国际博协的鼓励下,许多会员博物馆直接或间接参与到里约峰会相关的宣传和讨论中,例如他们与英国文化协会和利益攸关者论坛合作,共同开办了名为“地球大辩论”的网上论坛,发动博物馆和普通社会公众共同就“里约+20峰会”日程框架下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尤其是鼓励全社会把看似属于自然科学的问题与突出的社会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可持续环境领域,博物馆有责任也有能力在呼吁关注人居环境,倡导智能、绿色、低碳,探索现代城市发展新方向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博物馆自身应当做出表率,在博物馆建设和运行中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减少对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成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同时也是环境保护最佳做法的范例。
三、博物馆与新媒体
数字技术应用和海量信息传播的深刻影响,在今天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挑战着传统博物馆的信息结构和传播途径。
数字技术促使博物馆对收藏政策做出调整,为藏品的信息采集、存储和使用提供了更多可能。当数字技术进入社会各领域之后,博物馆收藏的对象及其载体已经发生变化。面对越来越多的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文化记忆,博物馆收藏政策的调整在所难免,即“为了明天而收集今天”(1996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例如,大英博物馆以3.2万英镑的价格,收购了英国当代女诗人温蒂·柯普(Wendy Cope)的4万封自2004年至今的电子邮件。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较为广泛地应用了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甚至三维扫描建模等数字化方式,记录、存储和使用藏品信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谷歌与近20家世界著名博物馆合作,推出了“谷歌艺术项目”(Google Art Project)。该项目采用了谷歌街景地图技术,提供世界各地著名博物馆在线虚拟浏览体验。
以网络和移动通讯为渠道的新媒体对博物馆教育、传播乃至所有与公众相关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对博物馆而言,社会媒体的作用已远远不是博物馆允许观众在参观中参与电子互动项目那样简单,而是在改变公众对博物馆的预期。借助于社会媒体,公众不仅希望在线观看博物馆的收藏,还希望发表评论并与博物馆分享有关藏品和展品的“故事”。这些预期都要求博物馆重新审视自己的公众关系战略、展览知识系统、网站运行模式和展览导览系统等等。在今天,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已向观众提供移动设备信息服务。在各种社会媒体中,微博在我国博物馆的使用率最高。据估计,正式由博物馆机构开通并得到认证的微博有近百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各省知名博物馆的官方微博均在其中。在不久前召开的“博物馆与新媒体”学术研讨会上,国家博物馆基于手机的导览“文博任我行”和苏州博物馆的新媒体导览“无线苏博·无限体验”等个案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新媒体技术应用成为当代博物馆教育和传播功能的必要补充。毋庸讳言,新媒体在向更多人提供虚拟的博物馆体验的同时,也在触动博物馆传统的神经。问题至少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新媒体进入后参观实体博物馆是否还有意义;第二,新媒体是否有可能逐步改变博物馆的整个知识体系。关于前者,答案是肯定的。尽管新媒体为更多人参与和共享博物馆提供了过去无法比拟的工具,但技术不可能替代观众亲身参观博物馆的其他重要元素,如对博物馆环境的情感反应、与其他观众面对面交流以及对展品的感同身受等等。关于后者,答案是否定的。博物馆作为知识创造者和研究者的作用同样不会因为提供了互动空间而发生根本改变。
变革的世界给博物馆带来众多的挑战,同时给博物馆领域深刻的启示,并促使今天的博物馆探索一系列的转型。博物馆要真正变成一个复合型的文化机构,就需要我们在观念上、专业素养上和传播技术上不断适应变化,并在实践中积极行动。应对变革,创新发展,将成为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永恒主题。
(来源:中国文物报2012年5月16日3版)